引导语: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该诗的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鉴赏
这组诗共七首,作于离乱之后诗人居住在成都草堂时。这里选其第六首。
春风送暖,百花争艳。诗人独自在江畔漫步。
在去往黄四娘家的小径两旁,姹紫嫣红。诗人徜徉在花的海洋中,弥望的是奇花异卉;闻到的是浓馥花香。接着,描写的是大小各异、色彩不同的花枝上,映出众多花朵。“千朵万朵”已使人有数不尽之感,但还不能写出花的质感和重量,而“压枝低”却形象出逼真地写出花的质和量。读者仿佛看到万朵硕大的花团盛开在枝叶中。微风吹来,枝条在微微颤动,似乎不胜花重,“压”、“低”两字不但写出花朵的多而大,同时从静态中写出微微的动态,更赋予花枝以感情,引发读者的广泛联想。
“留连戏蝶”应是“戏蝶留连”的倒装,戏蕊彩蝶在花丛中留连忘返,不时在花间翩翩起舞。如果说上两句还是描绘花朵静态的妩媚,那么此句则写出戏蝶动态的舞姿。这里的“戏”和“舞”都用了拟人之法,写出了众多彩蝶忽上忽下,时左时右,乍停乍飞,搧动翅膀的优美舞姿。此时作者已把艳丽的花丛作为背景,而将目光集中在翩然起舞的彩蝶上,由静过渡到动,更加深化了春色欲滴的意境。正当诗人也 “留连”于花蝶艳舞之中时,耳边又传来黄莺娇嫩的啼声。至此,诗人便把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受写全,从多方面抒写春意。“恰恰”两字固然照顾和上句“时时”的对仗,但这两字也贴切地写出诗人对此时意境的切身感受。当诗人从视觉、嗅觉感知外界自然的色艳、形美,花香、蝶舞等多种景色时,——恰在此时,从听觉又感知了娇莺自由自在的啼叫,这令诗人也令读者陶醉在这一幅大自然的美景中。
全诗从静态写到花朵压枝的微颤,再写到彩蝶飞舞的动态,从形、色、味等视觉、嗅觉写到声音的感觉,调动读者的各种感觉器官,感受自然美景,使人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
相关阅读
1 杜甫:八阵图赏析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怀古诗是人与历史的对话。杜甫入蜀之后,对诸葛亮的济世之才情有独钟,这是他到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不久,就 【查看全文】
2 从《春夜喜雨》看杜甫诗歌的小清新导语:杜甫的诗歌历来以沉雄二字著称,但他的诗作中不乏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清新动人的画面。 肩负了一千多年诗圣名号的杜甫,创作了大量为历代称颂的诗歌,当谈及 【查看全文】
3 《醉时歌》杜甫醉时歌 杜甫 诸公衮衮登台省, 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压粱肉, 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 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轲, 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 被 【查看全文】
4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杜诗在中国的古文学历史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怎样的呢? 韩愈称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然,自古至今,无人可抹灭杜诗在中国 【查看全文】
5 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篇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流露出强烈的爱国 【查看全文】
6 杜甫诗歌赏析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