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秦州杂诗·其八》是一首忧愁战乱、渴望安定的诗,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全诗如下: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工隔,何时郡国开?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赏析一:
诗歌首联写道:“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上句“寻源使”是指汉武帝派张骞等人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故之。下句“从天此路回”是说张骞寻找河源寻到了天上,又从天上下来顺黄河回到内地。诗人借用了传说,讴歌了张骞与他的同伴们仅仅靠一只筏子就由黄河上溯入天,从而奠定了东西各国之间几百年友好往来基础,同时对东海通黄河、黄河通天海这样四通八达,毫无阻隔的境界表示深深的向往。
接着颔联写道:“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牵牛”源于这样的典故:在晋朝人张华著的《博物志》中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个人发现每年八月都有一只浮槎(现在叫筏子)按时飘到海边来。在有一年,当浮槎再飘来时,这个人就登了上去,行到一个地方,看见对岸有华丽的殿堂,便问河边一个牵牛人。牵牛人告诉他,回去问蜀郡的 严君平就可知道。第二年八月,浮槎送他回到海边,于是他去找严君平。经过严君平推算,这人见到牵牛人的那天,正好有一颗客星,到了天上牵牛星的跟前。这个典故就是说,这个人实际上是到了天上,见到的是牵牛星。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海与天相通。“几许”即多少、几多。“宛马”指古代西域大宛所产的名马。后亦泛指北地所产好马。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现了希望和平,希望安宁的情怀。
颈联写道:“一望幽工隔,何时郡国开?”以上四句汉代的历史,接着一转,诗人就写唐朝的现实。“一望”即眺望一下,或者远看一下。南朝梁时的王僧孺在《落日登高》中写道:“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舍。”宋代孙光宪在《浣溪沙》中写道:“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上句的意思是说,放眼望去,幽燕一带已被安史叛军占据。下句承上句而来,面对郡国之间的通道的阻隔,要击退叛军,使“郡国开”的希望更加艰难。诗人这里写出了战争不断,时局混乱,国家不幸的状况。
诗人在尾联写道:“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健儿”即英勇善战的人。“尽”这里是指伤亡殆尽。“羌笛”也被称为羌管,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塞》)就表现了悲凉气氛。上句是说,由于关内兵力不足,从西部抽调去东征的将士往来奔波,在战斗中伤亡殆尽。下句接着上句说,到了黄昏时候,远处传来羌笛之声,不但诗人感觉到一阵阵的酸楚,而且也暗示了国家的悲哀。所以,诗人在结尾中,集中表达了自己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所产生的凄楚之情。
在艺术上,诗歌除了用典之外,更主要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四句追昔,盛赞张骞沟通东西方关系的功绩,缅怀汉代的强盛;后四句伤今,写唐朝倾全国之力与各国结和而不可得,感叹国力的衰落。
赏析二:
这也是一首忧愁战乱、渴望安定的诗。
前四句写汉代的历史。寻源使:汉武帝派张骞等人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因此后人称张骞等人为“ 寻源使”。牵牛:晋朝人张华著《博物志》中记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个人发现每年八月都有一只浮槎(现在叫筏子)按时飘到海边来。有一年当浮槎再飘来时,他登了上去。行到一个地方,看见对岸有华丽的殿堂,便问河边一个牵牛人这是何处,那人告诉他回去问蜀郡的严君平就可知道。第二年八月,浮槎送他回到海边,于是他去找严君平。经过严君平推算,这人见到牵牛人的那天,正好有一颗客星,到了天上牵牛星的跟前。意思是说这个人实际上是到了天上,见到的是牵牛星。古人认为海与天相通,这个故事就反映了这种认识。后来,人们又把这个传说同张骞寻找河源的事拉在了一起。这首诗中第二句说“从天此路回”。正是说张骞寻找河源寻到了天上,又从天上下来顺黄河回到内地。作者借用了传说,讴歌了张骞与他的同伴们仅仅靠一只筏子就由黄河上溯入天,从而奠定了东西各国之间几百年友好往来基础的伟大功绩,同时对东海通黄河、黄河通天海这样四通八达,毫无阻隔的境界表示深深的向往。第二句中的“此路回”, 还透露出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秦州诗中屡用“寻河源”故事的原因。
后四句写唐朝的现实。当时幽燕一带已被安、史军队占据,郡国之间的通道也很难在短期内打通。关内兵力不足,从西部抽调去东征的“健儿”们又不堪往来奔波,在战斗中伤亡殆尽。击退叛军,使“郡国开”的希望更渺茫了。此时此地,诗人心里悲痛酸楚,当听到传来的羌笛声,感觉就像一片悲哀的泣诉了。
从全诗的布局来看,前后两部分采用了对比手法。
前四句追昔,缅怀汉代的强盛;后四句伤今,感叹国力的衰落。前四句盛赞张骞沟通东西方关系的功绩,笔调是夸张、昂扬的;后四句写唐朝倾全国之力与各国结和而不可得,语调是悲凉、凝重的。
相关阅读
1 杜甫诗《阁夜》教学设计
按新课标要求设计教案,三维教学目标明确,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探讨杜甫诗的风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查看全文】
2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是《 【查看全文】
3 杜甫《孤雁》诗歌鉴赏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 【查看全文】
4 杜甫-诗词《清明二首》清明二首【其一】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 【查看全文】
5 杜甫关于春天的诗词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精心收集整理的杜甫关于春天的诗词,欢迎阅读赏析 立春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 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 【查看全文】
6 杜甫草堂所在地杜甫草堂所在地是哪里?成都杜甫草堂在什么地方? 杜甫草堂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 杜甫草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