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释:
①客:诗人自谓。
②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灌县西北。
③变古今:古今不断变化。
④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支流,杜甫的草堂即临近锦江。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⑤北极:用北极星喻唐王朝的江山不会动摇。
⑥西山寇盜:指吐蕃对松、维、保等州(皆在四川西北部)的侵扰。
⑦梁父吟:乐府篇名。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
杜甫诗《登楼》赏析
这是一首伤时感事的诗。代宗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侵入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弘为帝,代宗出走陕州(今河南陕县),后郭子仪收复京城,转危为安。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陷剑南、西山诸州。广德二年(764)春,品性与诗人相投,具有文才武略的严武重为剑南节度使,治理蜀中。诗人当时在阆州,得此消息,以为时局有所好转,随即重返成都草堂,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先写登楼望见繁花似锦,春色无边,面对国家多难,风云变幻的形势,不免伤心感喟。进而写唐王朝就象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即使吐蕃入侵,灾难也是暂时的,也难改变大唐的国运。最后表现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和匡时济世之志。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在国家多灾多难的危急时刻,流离他乡的我触目伤怀,登上此楼,虽是繁花似锦,春光无限,却叫人更加黯然神伤。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纵目远望,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忽起忽灭,千形万态,正象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大唐政权如同北极星一样,光芒四射,将永远普照大地,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了。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重用宦官的昏君,竟也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享受后人祭祀!在夕阳西下,暮色苍茫之中,我也像诸葛武侯出山之前一样,高声诵读乐府诗篇《梁甫吟》。
全诗感时抚事,即景抒怀,融自然景色、万方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振兴的坚定信念和对现实政治危机的深深忧虑。语言雄丽壮阔,感情激烈,寄寓深远,婉而多讽,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豁达雄浑的艺术风格。
相关阅读
1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古诗原文赏析及诗意翻译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作者:杜甫 纨绔不饿死,懦冠多误身1。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2: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5。李邕求 【查看全文】
2 《乐游园歌》杜甫唐诗鉴赏乐游园歌 杜甫 乐游古园崒森爽, 烟绵碧草萋萋长。 公子华筵势最高, 秦川对酒平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 更调鞍马狂欢赏。 青春波浪芙蓉园, 白日雷霆夹城仗。 阊阖晴开詄荡荡, 【查看全文】
3 《秦州杂诗》其一杜甫秦州杂诗 杜甫 其一 满目悲生事, 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 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 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 心折此淹留。 杜甫诗鉴赏: 杂诗,古代诗人常用的题目,内容 【查看全文】
4 《望岳》原文 赏析杜甫《望岳》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望岳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查看全文】
5 杜甫《蜀相》赏析蜀相 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 【查看全文】
6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