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悲青坂》译文及注释

发布时间:2016-01-27 00:00

  杜甫的诗词往往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下面就来体会一下关于杜甫在诗中所要表达的忧思之情!

  悲青坂

  杜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译文】

  我军驻扎在武功县东门外的青坂,天气严寒,兵士都在太白山的泉窟中饮马。黄头的奚兵每天向西推进,只有几个骑兵,居然敢弯弓射箭向我军冲击。这时,山上是雪,河中有冰,旷野里一片萧瑟气象。青的是报警的烽烟,白的是战死兵士的枯骨。怎么能托人带个信给我军,嘱咐他们暂时忍耐一下,等到明年再来反攻,千万不要急躁。

  【注释】

  ①东门:指青坂所属的县城东门。

  ②太白窟:秦岭主峰,位于今天的陕西武功、太白诸县。这里说青坂在太白窟,山高天寒,饮马困难,条件极为艰苦。

  ③黄头奚儿:安禄山的军队里有很多是奚、契丹的部族。

  ④日向西:一天天向西推进。青坂在陈陶以西。

  ⑤驰突:飞骑冲击突破,形容勇于战斗。

  ⑥山雪河冰:雪、冰都是动词,指山上积雪,河水结冰。

  ⑦野萧瑟:指寒风凄厉。

  ⑧烽烟:烽火,军事告急的信号。

  ⑨焉得附书:怎能够托书信。

  ⑩仓卒:仓促。

  【简析】

  至德元年(756)十月二十一日,房琯在陈陶斜大败,收残兵几千驻青坂。由于宦官催督,房琯出战又大败。杜甫闻讯后写了这首诗,希望总结教训,充分准备,等待时机,再作反攻。青坂,当距陈陶斜与咸阳不远,在今陕西周至、武功之间的太白山区。


相关阅读
1 《野望》杜甫赏析

《野望》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清秋望不极,迢递起层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野望》唐诗赏析: 全诗由望字着笔,因 【查看全文】

2 杜甫:梦李白·其二鉴赏

导语: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梦李白其二》 【查看全文】

3 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 在古典诗歌中, 【查看全文】

4 杜甫端午日赐衣赏析

《端午日赐衣》原文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日赐衣》译文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 【查看全文】

5 杜甫《孤雁 》

《孤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赏析: 《孤雁》 这首 【查看全文】

6 杜甫诗《大雨》原文注释及翻译

作品介绍 《大雨》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9卷第23首。 原文 大雨 作者:唐·杜甫 西蜀冬不雪,春农尚嗷嗷。 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 执热乃沸鼎,纤絺成缊袍。 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