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扬州禅智寺》高考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6-10-20 00:00

  引导语:《题扬州禅智寺》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秋。下面我们来做一下《题扬州禅智寺》阅读练习及答案。

  《题扬州禅智寺》阅读练习及答案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 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 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 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

  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当时,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因假逾百日而离职。

  阅读题及答案一

  1、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满”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3分)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2分)

  2、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案: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2分)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3分)

  3.此诗着意写禅智寺的什么特点?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这个特点的?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案:写出禅智寺的静寂的特点。角度及分析:

  ①以动即“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阔,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②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单冷落。③从明暗的变化写静。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使人觉得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意外的幽,格外的暗,分外静。(写出特点1分,写出一个角度2分,写出两个角度5分)

  4.这首诗的二、三联很讲究炼字,请选取其中的“满”和“生”,简析其表达效果。

  答:“满”字写出了青苔之盛而来人之稀;“生”字以动写静,情态俱备。皆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

  5.联系全诗,简析首尾两句的表现手法,并简述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首句的“蝉噪”和末句的“歌吹”都是写声写动,目的是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衬哀,这种对照和反衬,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6、诗的前两联创设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凄清或幽冷。①“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幽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凄清。②青苔长满台阶,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以此烘托出禅智寺的凄清幽静。

  7、解说尾联的内容,并说说本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谁想得到,竹林路西,就是歌吹沸天的繁华的扬州?而诗人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寂寞度日。本联既表达了对弟弟眼病的担忧,又表达了对自己前程的黯然神伤和孤寂凄凉的心境。

  阅读题二

  ①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4分)

  ②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满”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2分)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2分)(共4分,每点2分)

  ②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2分)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2分)


相关阅读
1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阅读答案及赏析

引导语:《寄扬州韩绰判官》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牧。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这首诗的阅读训练。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查看全文】

2 赤壁杜牧优秀教学实录

导语:《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以下是小编整 【查看全文】

3 杜牧 清明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通过清明春雨中所见,诗句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全诗如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 【查看全文】

4 杜牧《题木兰庙》

杜牧的《题木兰庙》集中表达了郁结于木兰心中的凄楚与忧伤,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 题木兰庙① 弯弓征战②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③。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④上祝明 【查看全文】

5 秋夕 杜牧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表达主人公内心的孤凄,想要排遣愁绪,抒发心中悲苦。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杜牧这首古诗《秋夕》!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查看全文】

6 杜牧《清明》诗歌详细解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是中国古代诗歌中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经典名篇。这首诗描述清明时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