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遣怀》阅读练习

发布时间:2017-05-16 00:00

  杜牧的《遣怀》表面上是抒写自己对往昔扬州幕僚生活的追忆与感慨,实际上是发泄自己对现实的满腹牢骚和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遣怀①

  (唐)杜 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②。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③。

  [注释]

  ①这是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全唐诗话》说,吴武陵看了杜牧这首诗,即以他的《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于是登第。

  ③楚腰:楚灵王好细腰的典故。这里均指扬州娼妓。

  ③青楼:指娼妓居处。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落魄: 觉 赢得:

  (2)作者以“ ”和“ ”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娼妓之多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

  (3)诗中用“ ”二字点明了作者觉醒后的感伤。

  参考答案:

  (1)漂泊 省悟 落得

  (2)楚王好细腰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

  (3)赢得

  拓展阅读:杜牧《遣怀》赏析

  《遣怀》

  作者: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解】:

  1、落魄:漂泊。

  2、楚腰:楚灵王好细腰的典故。这里均指扬州娼妓。

  3、青楼:指娼妓居处。

  【韵译】:

  飘泊江湖生活潦倒,常常载酒而行。

  放浪形骸沉溺美色,欣赏细腰轻盈。

  十年扬州不堪回首,竟是一场春梦;

  留连青楼,只落得个薄情郎的声名。

  【赏析】:

  首句追叙自己在扬州的生活:放浪形骸,沉湎于酒色。以“楚王好细腰”和“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女子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三句写留连美色太久,十年冶游,于今方才省悟。四句写觉醒后的感伤,一身声名丧失殆尽,仅存青楼薄幸之名。自嘲自责,抑郁诙谐。但仔细玩味“落魄”两字,可以看出,诗人即便是在扬州生活之时,亦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因而他对昔日放荡生涯的追忆,并没有一丝惬意的感觉。

  “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慨叹,看似突兀,实则和上面二句的诗意是连贯的。“十年”和“一觉”在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反差,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而这感慨又完全归结在“扬州梦”的“梦”字上:往日岁月,自己放浪形骸,表面上一派热闹繁华之象,然内心却是烦闷至髓的哀伤,是痛苦的回忆,也有醒悟后的感伤。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女子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赢得”二字,调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这是进一步对“扬州梦”的否定,可是写得却又是那样貌似轻松而诙谐。十年时光,绝非短暂,然自己却一事无成,思绪至此,又如何能不让人心伤。这是带着苦痛吐露出来的诗句,非再三吟哦,不能体会出诗人那种意在言外的复杂心绪。

  综观之,这首七绝用追忆的方式入手,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三、四两句固然是“遣怀”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却是所遣之怀的原因。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政治上的不得志有关的。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相关阅读
1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杜牧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以登乐游原起兴,以望昭陵戛止,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⑴ 清时有味是无能⑵,闲爱孤云静爱僧。 【查看全文】

2 赠别二首其一杜牧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赠别二首其一杜牧,希望能帮助到你! 赠别二首其一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 【查看全文】

3 杜牧的作品特点

引导语:大诗人杜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他留下很多惊世著作,《阿房宫赋》更是流传千古,那么,诗人杜牧的作品特点是怎样的呢? 作品特点 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 【查看全文】

4 清明杜牧赏析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清明杜牧赏析,希望能帮助到你! 清明杜牧赏析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查看全文】

5 杜牧诗歌的幽默风格

对杜牧的诗风,世所公认的是其“雄姿英发”、“俊爽”之类。 从诗歌风格上来说,刘熙载率先提出的“杜樊川诗雄姿英发”{1}被公认为是“杜牧诗歌的独创风格”{2},时下流行的教材 【查看全文】

6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阅读答案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以登乐游原起兴,以望昭陵戛止,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①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