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成语,出自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亦有引用此句。
金铜仙人辞汉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原文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词语释义
【成语】:天若有情天亦老
【拼音】: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ì lǎo
【解释】:老天倘若有感情,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
【出处】: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宋·欧阳修《减字木兰花》:“伤离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事例】:毛泽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万俟咏《忆秦娥》:“千里草,萋萋尽处遥山小。遥山小,行人远似,此山多少?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
译文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里埋葬的刘郎,好像秋风过客匆匆而逝。
夜里曾听到他的神马嘶鸣,天亮却杳无踪迹。
画栏旁边棵棵桂树,依然散发着深秋的香气。
长安城的三十六宫,如今却是一片苔藓碧绿。
魏国官员驱车载运铜人,直向千里外的异地。
刚刚走出长安东门,寒风直射铜人的眼珠里。
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
怀念起往日的君主,铜人流下如铅水的泪滴。
枯衰的兰草为远客送别,在通向咸阳的古道。
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
独出长安的盘儿,在荒凉的月色下孤独影渺。
眼看着长安渐渐远去,渭水波声也越来越小。
李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相关阅读
1 李贺的代表作
唐代诗人李贺历来被人称为鬼才,而他的鬼诗总共只有十来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文学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的代表作,欢迎阅读! 李贺代表作包括:《梦天》、《海上谣》、《 【查看全文】
2 梦天原文赏析 李贺李贺在这首诗《梦天》里,通过梦游月宫,表达自己心中的苦闷之情,以及向往宁静的生活。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 【查看全文】
3 李贺《出城寄权璩杨敬之》全诗赏析《出城寄权璩、杨敬之》是李贺所写的七言绝句,创作年代是中唐。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贺《出城寄权璩杨敬之》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 【查看全文】
4 李贺 典故导语:李贺一生,以诗为业,并且他的诗歌风格非常的独特,诗歌的特色在于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诗人李贺的典故,欢迎阅读!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典故 李 【查看全文】
5 李贺诗歌奇特荒诞意象蕴含的悲剧色彩唐代诗歌史上有诗鬼之称的李贺,诗歌有什特点呢? 李贺,在唐代诗歌史上被称为诗鬼,又因大半生居住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后人又称其为李昌谷。李贺在组诗《南园十三 【查看全文】
6 谈谈李贺诗歌的独创性李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之一,李贺诗歌以奇崛冷艳,朦胧晦涩,虚幻荒诞的独特个性而著称。 李贺诗歌是中唐璀璨诗坛上独具风采的一笔。他也被称认为我国古代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