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知幽风冷雨之中,乃有香魂愍吊作书之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秋来李贺阅读答案鉴赏,欢迎借鉴!
秋来李贺阅读答案鉴赏
(唐)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①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②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注解:①络纬:蟋蟀。②香魂:指前代诗人的魂魄。
22. 这首诗的环境写了秋风、秋夜、 和秋坟,营造了阴森凄冷的意境,抒发 之情。(2分)
23. 李贺,一生失意和落魄,世称诗鬼,想象丰富奇特,笔法诡谲多姿。请结合第三联分析诗中是怎样表现这种风格的?(5分)
秋来李贺阅读答案鉴赏
22.(2分)秋雨 怀才不遇(1空1分)
23.(5分)①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采用“肠直”的说法,说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②凭吊之事只见于生者之于死者,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自己这个不幸的生者,形象地写出人世间无人赏识的郁愤之情。(1点2分,语言通畅1分)
参考资料
①络纬:蟋蟀,因秋天季节转凉而哀鸣,其声似纺线,似促人织衣,故又名促织。②青简:青竹简。一编书:此指自己的一部诗集。竹简书久无人读,则蠹虫生其中。③香魂吊书客:此泛指前代诗人的魂魄来慰问自己。书客:诗人自指。④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恨血句:《庄子·》:“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秋风起,桐叶落,壮心惊。随着一年一度的岁华流逝,诗人进取的心志也被消磨殆尽,在这苦雨凄风之夜,他一面悲叹春秋代序,年岁不与,一面想象着古代怀才不遇者的魂魄会来慰问自己。茫茫人世,知音难觅,诗人只好寄望于神遇古人,共诉心曲。现世无所望而望于鬼世,生无知己而期诸古人,这也真正是孤独、凄凉、无望之至了。
王琦注云:“苦心作书,思以传后,奈无人观赏,徒饱蠹虫之腹。如此即令呕心镂骨,章锻句炼,亦有何益?思念至此,肠之曲者亦几牵而直矣。不知幽风冷雨之中,乃有香魂愍吊作书之客。若秋坟之鬼,有唱鲍家之诗者,我知其恨血入土,必不泯灭,历千年之久,而化为碧玉者矣。鬼唱鲍家诗,或古有其事,唐宋以后失传。”
相关阅读
1 李贺诗歌的意象个性特征
李贺是一个以辞尚奇诡著称的诗人,其诗歌意象风格独具。 李贺的诗以凄艳诡激诗风,惊迈时辈,屹然别立于中国诗歌长河,其诗歌意象风格独具,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美学追求。对李贺 【查看全文】
2 李贺作诗选段阅读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 【查看全文】
3 李贺“鬼诗”死亡美学的集体无意识李贺命运多舛,体弱多病,决定了他比一般人更早地思考生与死命题。 鬼信仰是一个有世界性特征的文化现象,留下了原始先民们对生与死哲学思考的印记。作为一个独特的以鬼入诗的 【查看全文】
4 李贺《马诗》鉴赏导语:在家喻户晓的诗篇《马诗》中,诗人李贺借助对马的描写,展现广阔的边疆风景,表达了心中的抱负。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的《马诗》鉴赏,欢迎阅读! 马诗 龙脊贴连钱,银蹄 【查看全文】
5 李贺诗词鉴赏李贺诗词鉴赏 李贺(790-816)字长吉。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 【查看全文】
6 李贺《天上谣》古诗《天上谣》选自《李贺诗歌集注》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游仙诗。本诗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的感慨和因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而愤恨不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