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李贺阅读答案鉴赏范例
(唐)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①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②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注解:①络纬:蟋蟀。②香魂:指前代诗人的魂魄。
22. 这首诗的环境写了秋风、秋夜、 和秋坟,营造了阴森凄冷的意境,抒发 之情。(2分)
23. 李贺,一生失意和落魄,世称诗鬼,想象丰富奇特,笔法诡谲多姿。请结合第三联分析诗中是怎样表现这种风格的?(5分)
22.(2分)秋雨 怀才不遇(1空1分)
23.(5分)①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采用“肠直”的说法,说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②凭吊之事只见于生者之于死者,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自己这个不幸的生者,形象地写出人世间无人赏识的郁愤之情。(1点2分,语言通畅1分)
参考资料
①络纬:蟋蟀,因秋天季节转凉而哀鸣,其声似纺线,似促人织衣,故又名促织。②青简:青竹简。一编书:此指自己的一部诗集。竹简书久无人读,则蠹虫生其中。③香魂吊书客:此泛指前代诗人的魂魄来慰问自己。书客:诗人自指。④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恨血句:《庄子·》:“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秋风起,桐叶落,壮心惊。随着一年一度的岁华流逝,诗人进取的心志也被消磨殆尽,在这苦雨凄风之夜,他一面悲叹春秋代序,年岁不与,一面想象着古代怀才不遇者的魂魄会来慰问自己。茫茫人世,知音难觅,诗人只好寄望于神遇古人,共诉心曲。现世无所望而望于鬼世,生无知己而期诸古人,这也真正是孤独、凄凉、无望之至了。
王琦注云:“苦心作书,思以传后,奈无人观赏,徒饱蠹虫之腹。如此即令呕心镂骨,章锻句炼,亦有何益?思念至此,肠之曲者亦几牵而直矣。不知幽风冷雨之中,乃有香魂愍吊作书之客。若秋坟之鬼,有唱鲍家之诗者,我知其恨血入土,必不泯灭,历千年之久,而化为碧玉者矣。鬼唱鲍家诗,或古有其事,唐宋以后失传。”
相关阅读
1 李贺名人事例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留下众多的千古佳句,颇享盛誉唐代诗人。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 【查看全文】
2 诗人李贺为什么被称为“鬼才”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李贺,他的诗作是多变的,并且诗作中想象丰富奇特,被人们称之为鬼才。 李贺,字长吉,是唐代中期一个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二百四十多首诗歌传于 【查看全文】
3 天上谣李贺导语:《天上谣》作为一首著名诗人李贺所创作的游仙诗,有着浓烈的浪漫色彩,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的《天上谣》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天上谣》是唐代诗人李 【查看全文】
4 李贺雁门太守行古诗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诗句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而唐代是古诗非常的繁荣的时代。其中唐诗《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是著名的诗人李贺的作品。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 【查看全文】
5 关于李贺的诗李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 【查看全文】
6 李贺 湘妃古代关于湘妃的传说甚多,而唐代诗人李贺就以湘妃为题材,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诗歌《湘妃》。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欢迎阅读! 前言: 《湘妃》,是典型的李贺鬼诗题材,也典型表现了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