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作诗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6-08-22 00:00

  《李贺作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贺作诗》

  原文: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铈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②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③。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④,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⑤程课⑥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⑦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译文: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到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并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他自拟题目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因此而出名。

  (李贺)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书童,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孩子啊,要呕出心血了才罢休啊!”。

  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最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练习: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0.①皇甫铈始闻未信 信: ②援笔辄就如素构 就:

  ③每旦日出 旦: ④及暮归,足成之 及:

  11.下列句中的“之”与“及暮归,足成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鞭数十,驱之别院 B.至之市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3.李贺在孩提时代的作诗轶事,对你写作有哪些启示?(2分)

  答:

  答案:

  10.(4分)①相信 ②完成 ③早晨 ④等到

  11.(2分)A

  12.(2分)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13.(2分)注意积累好词佳句。平时多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多思多想,用心创作。

  以上答出任意两点即得分。


相关阅读
1 李贺生活背景

导语:李贺的生活背景是怎样的呢?李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被人们称之为诗鬼。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的生活背景,欢迎阅读! 诗人李贺生活背景 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 【查看全文】

2 李贺故事

李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李贺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谈古论今话李贺故事 中华是诗的国度。在唐诗的王 【查看全文】

3 李贺生平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人。唐皇室远支。因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不得参加进士科考试,堵塞了仕进之路,仅作过几年奉礼郎( 管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务的 【查看全文】

4 李贺简介 名人故事

李贺很小就有神童之称。相传他7岁时就已经阅读了大量书籍,能写出很漂亮的文章和诗句。 李贺个人资料 中文名:李贺 别名:字长吉、李昌谷、鬼才、诗鬼 信仰:道教 性别:男 民族 【查看全文】

5 李凭箜篌引 译文 李贺

导语: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而诗人李贺写的《李凭箜篌引》就是李凭的真实写照。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 【查看全文】

6 李贺名句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是出自诗人李贺所写的名诗。那么,除了这句外,李贺名句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名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