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唐诗《出城》鉴赏

发布时间:2016-09-20 00:00

  这是诗人李贺的真实生活的写照,他感慨人生的坎坷遭遇。

  出城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鉴赏

  雪花在飘飘扬扬,大地白茫茫的,虽然时间是桂花盛遍的深秋,但在大雪覆压下,桂花显得稀稀落落;雪天里,一只被弹丸击伤的乌鸦,耷拉着翅膀在空中飞着,回到自己的巢去。这一幅凄凉冷落的景色是诗人哀伤感情的形象化,它又暗喻着自己落选,受小人攻击失意而归的境况。在前两句凄冷背景的映衬下,三、四两句诗人刻画了自己在归途中的落寞孤寂的形象。他骑在瘦驴下孤单的身影,倒映在清清的灞水里;萧索的朔风劲吹着,帽带低垂,像是在朔风中萧瑟着。以上四句白雪、桂花、飞鸟、朔风、骑着瘦驴的诗人,构成了一幅情感哀戚、色调惨淡的画面。在这幅画面里,孤独的瘦诗人,骑在一匹瘦驴上,怀着一腔哀愁,在风中雪里,踽踽行进。诗的后四句转入抒情,“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两句抒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回到家乡又重温家庭的欢乐温暖,这是值得欣慰珍重的;但是入京应试,“被弹”而归,孑然一身,一事无成,真是可悲。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当中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卿卿”两句则是通过猜想到家之后,和妻子相聚时情状的描写,进一步抒发自己悲苦的心情。他想到,这次入京应考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全家都希望他成功,尤其是他的妻子。这种境况下回家,不知道有什么可说的。他心爱的人儿,在相互见面之时,当然会忍着苦痛关切地细问详情,只应是相对无言,回首镜中只见两双泪眼默默相向而泣。

  这不只是个人的坎坷际遇,也是中唐时期不少诗人所共同的,人才被压制毁灭的悲歌。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七岁。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有《昌谷集》。


相关阅读
1 李贺诗歌悲剧意识的外现

李贺生在一个极具悲剧意味的时代,其个人也有着极具悲剧色彩的性格,又遭遇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悲剧性厄运,所以他的诗作自然笼罩着一种无法改变的悲剧意识。 李贺的诗歌素来以悲 【查看全文】

2 伤仲永与李贺作诗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 【查看全文】

3 李贺生平简介

李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 【查看全文】

4 《追和何谢铜雀妓》李贺

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出自著名诗人李贺所写的《追和何谢铜雀妓》。《追和何谢铜雀妓》是一首怎样的诗篇呢? 《追和何谢铜雀妓》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 【查看全文】

5 李贺七夕诗词赏析

李贺七夕诗词赏析 《七夕》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注释: 浦:水边。别浦:指天河。王琦云 【查看全文】

6 李贺与李商隐那些事

天才诗人李贺,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后代影响深远。下面谈谈李贺与李商隐的那些事,欢迎阅读。 序 言 李贺的诗歌历来为人所称道,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就喜爱李贺的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