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两首

发布时间:2017-03-09 00:00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贺诗两首,欢迎大家阅读!

  古悠悠行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诗,从日月更替,沙石互易的宇宙变化入手,指出“白景归西山”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借慨叹秦皇汉武用以求仙的石桥,铜柱早已随年华的流逝而消失,讽刺当今统治者拜神求仙纯属虚妄。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两句写景,太阳拖着长长的影子落向西山,碧绿的夜空中白云万里,意境空而远,交代了自然变化的规律。李贺诗中的描写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将色彩表现得奇特而鲜明,用特殊的设色来渲染,创造意境,为全诗的主题服务。此句,从红色的太阳的讲起,碧绿的天空,谈谈的白云,作者将几种颜色集中到一起,不但没有重叠的感觉,反倒觉得色彩明快。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恰似点题“古悠悠行”, 日月循环,从古道今都没有尽头。千年的时间过的飞快,宛如一阵疾风,瞬间而逝。诗人站在另一高度窥视人生,传达了吾生须臾,宇宙无穷的亘古不变的哲理。

  接着诗人发挥其奇特的想象,“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细小的海沙变成了巨大的岩石,秦始皇修筑的石桥已变为鱼儿出没的场所。鱼儿吐着泡沫在石桥下自由自在地悠游,来写世间的沧海桑田宇宙的不停变化。语言清新明快风格爽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却又寓意颇深极具讽刺意味。李贺的诗歌在进行叙述描写时又善于运用奇特的想象,对客观事物作出生动奇妙、生动的比喻,使诗中所刻画的事物,形象极其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最后两句说时光飞逝,汉武帝求长生的铜柱早已不见踪影。这里是借用典故汉武帝刘彻晚年轻信方士的胡言,以为饮服和着玉屑的露水,就能长生不老,因而在长安建章宫造神明台,台上铸有金铜仙人,手捧铜盘,承接高空的露水。诗人用次来讽刺当朝统治者惑于神仙之说,不理朝政。《古悠悠行》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诗,从日月更替,沙石互易入手指出“白景归西山”是永恒。

  全诗意境优美,韵律有致,白景、西山、碧华、海沙、石、鱼沫、铜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图景,却又蕴含深意,以景起兴,借古讽今,押韵使得诗歌朗朗上口。

  诗人用典故劝谕当政者关心政治关注民生而不要将注意力放求神上面,历朝历代的开明的、暴戾的君王都在求神这条路上消失了。李贺虽然在仕途的路上屡遭坎坷,但是仍然没有放弃,整个国家放弃了他,他仍然心系君王,这一点与屈原有相似之处。在手法上,李贺对屈原和李白的浪漫主义的传承和发展,在此诗中,诗人为读者勾画了天高地远的景象,从空间和时间上都显示了空旷的精神,诗人的心胸如同这开阔的天地一样,包容一切。在李贺的《马诗》中读者可以看出李贺对于当政者对于人才的抛弃的不满,但是自本诗中,诗人仍旧重拾胸怀天下的气魄,劝谏君王。

  马诗二十三首(选四)

  其九

  叔去匆匆, 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 骏骨折西风。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于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骏马自喻,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的无奈。

  前两句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是说深知龙性、善养龙的叔早已不在了,如今已经没有善于喂养龙的人了。这两句是用典。叔是传说中善于养龙的人。借叔已去,感叹事无伯乐。“匆匆”二字体现了作者对�叔不在的无限惋惜与极度无奈。如今不豢龙表示对于世人不识才子的讥讽。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两句借马抒情:黑夜降临时冰霜压向马厩,骏马被寒风吹得筋骨都要折断了。《马诗》其一云:“龙背铁链钱,银啼白踏烟。无人织锦,谁为铸金鞭”“谁为铸金鞭”二句的慨叹与“骏骨折西风”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期盼当政者把良马当良马对待,以效大用。以自然环境的恶劣暗喻政治环境的昏暗,有志在千里的骏马,因无人赏识,也只能拴在寒风凌冽的破马棚里,李贺自己不也就是这样一匹西风中的骏马吗?

  “夜来霜压栈”中的“压”有压迫之意,让人读后徒生压迫沉重之感,诗人生活与一个不得志的年代,而古代的知识分子向来是先国后家,将民族的、国家的责任主动的承担起来,但是诗人空有报国之情,却无报国之门。这种“压”不仅来自诗人自我的约束更多的外在环境给自己的压力――一种压抑人才,排挤人才的压力。“骏骨折西风”中的“折”字是折断之意,“折西风”意为“在西风中折断”,被折断的不仅是骏马的脊骨更是作者一腔报国的热心、热情。骏马是被无情的西风折断的,西风并不识骏马的威力,但是世人有眼,诗人也早有诗名但是仍然处处碰壁,以一小官聊慰远大的志向,对诗人来说是一种亵渎和侮辱。在诗中诗人李贺用“西风”来比喻当政者,来说明他们的目不识丁。

  李贺从少年时代开始就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贯注于诗歌创作,并表现出为世所重的才华。但嫉恨他的人,借口他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抓住避家讳不放,说他不可参加进士考试,切断了他仕途上进的唯一出路。后来他虽然在京城里做了管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物的奉礼郎,终因官卑职冷,不能施展抱负,三年毅然托病辞官回乡。在封建制度的摧残下,李贺一生怀才不遇,遭逢坎坷,政治理想始终无法实现。

  时事维艰,当李贺面对宦官专政,藩镇割据等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当坎坷的人生与被剥夺施展抱负的痛苦拧结在一起的时候,他写下如此充满忧郁和悲愤的诗篇也是必然的。

  全篇虽仅有四句话,但寓意较深刻,讽刺了当时统治者对人才的弃置,抒发了内心的愤慨,前两句押韵,简洁明快,后两句语言凝重,格调沉郁,从龙到马,选择新的寄托之物来承担复杂而丰富的情感,物象与心象之间的链接,使诗产生了跳跃性的节奏。


相关阅读
1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全诗赏析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全诗主要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 【查看全文】

2 浩歌 李贺唐诗鉴赏

李贺的唐诗《浩歌》是一首首畅叙胸臆的诗篇,那么诗作的鉴赏是怎样的呢? 浩歌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 【查看全文】

3 李贺的诗写月亮的诗

月亮拥有洁白的身影,它照射出的光亮是柔和的,在夜晚的天空中它显得高贵,却又是那么的孤独。这一轮明月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正是如此,才让许多诗人写下了关于月亮的诗句。 【查看全文】

4 李贺简介 名人故事

李贺很小就有神童之称。相传他7岁时就已经阅读了大量书籍,能写出很漂亮的文章和诗句。 李贺个人资料 中文名:李贺 别名:字长吉、李昌谷、鬼才、诗鬼 信仰:道教 性别:男 民族 【查看全文】

5 李贺小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 【查看全文】

6 李贺的资料简介

李贺的资料简介有什么内容呢?鬼才诗人李贺的诗受楚辞、古乐府等多方面影响,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即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