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一》赏析

发布时间:2017-05-17 00:00

  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一》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南园十三首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前言】出处

  《南园十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十三首诗或写景,或抒情,刻画田园生活的安逸,抒发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叹,语言清新,诗情隽永,耐人寻味。同时这组诗是了解、研究李贺居乡期间的思想和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注释】

  小白长红:指花有小有大,颜色各种各样

  越女:习称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泛指美女

  嫣香:娇艳芳香,指花

  【翻译】

  枝头上,草蔓中,眼前百花盛开,有大有小,有白有红,恰如美女的香腮。可惜到了黄昏,娇艳芳香的花儿凋零,随着春风乱飞,像草草嫁出的女儿连媒人也不用。

  【赏析】

  这是一首描摹南园景色、慨叹春暮花落的小诗。前两句写花开。春回大地,南园百花竞放,艳丽多姿。

  首句的“花枝”指木本花卉,“草蔓”指草本花卉,“花枝草蔓”概括了园内所有的花。其中“花枝”高昂,“草蔓”低垂,一者刚劲,一者柔婉,参差错落,姿态万千。李贺写诗构思精巧,包孕密致,于此可见一斑。次句“小白长红”写花的颜色,意思是红的多,白的少。“越女腮”是由此产生的联想,把娇艳的鲜花比作越地美女的面颊,赋予物以某种人的素质,从而显得格外精神。

  两句写花落。日中花开,眼前一片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到了“日暮”,百花凋零,落红满地。“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无限惋惜的深情。是惜花、惜春,也是自伤自悼。李贺当时不过二十来岁,正是年青有为的时期,却不为当局所重用,犹如花盛开时无人欣赏。想到红颜难久,容华易谢,不免悲从中来。“落花不再春”,待到花残人老,就再也无法恢复旧日的容颜和生气。末句用拟人的手法写花落时身不由已的状态。“嫁与春风不用媒”,委身于春风,不须媒人作合,没有任何阻拦,好像两厢情愿。其实,花何尝愿意离开本枝,随风飘零,只为盛时已过,无力撑持,春风过处,便不由自主地坠落下来。这句的“嫁”字与第二句中的“越女腮”相映照,越发显得悲苦酸辛。当时盛开,颜色鲜丽,宛如西施故乡的美女。而今“出嫁”,已是花残“人老”,非复当时容颜,抚今忆昔,倍增怅惘。结句婉曲深沉,制造了浓烈的悲剧气氛。

  这首七言绝句,以赋笔为主,兼用比兴手法,清新委婉,风格别具,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品。


相关阅读
1 李贺的字有什么含义

导语:诗人李贺的一生都非常的悲惨,虽然他心怀天下,但是却因为父亲名字的犯了帝王的忌讳,所以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的字的含义,欢迎阅读! 李贺的字有什 【查看全文】

2 李贺《出城寄权璩杨敬之》全诗赏析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是李贺所写的七言绝句,创作年代是中唐。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贺《出城寄权璩杨敬之》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 【查看全文】

3 李贺别称

导语:李贺别称是什么呢?李贺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别具一格,流传至今。 李贺别称是什么呢? 李贺的别称是:诗鬼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 【查看全文】

4 李贺的生平

导语:李贺的生平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但是在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李贺(790~816) ,中国 【查看全文】

5 李贺诗之奇诡冷艳的原因

李贺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即奇诡冷艳踞于诗坛,他的诗作中交错重叠着大量独具个人审美偏好的意象。 一、坎坷的人生 个人身世、社会环境对诗人性格、心理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故创作 【查看全文】

6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赏析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描绘了非常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为诗人李贺所作。全诗如下: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简析 李贺的《马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