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作诗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7-11-10 00:00

  李贺作诗

  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毛相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

  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注释]

  ①李长吉:李贺。唐朝著名诗人。②通眉:两眉通连。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④小奚奴:小僮仆。⑤距:同“巨”。⑥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⑦足:补充。

  [文言知识]

  说“从”。“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中要认真研究,否则容易搞错。上文“恒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又,“大将军从百余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又,《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随”。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旦 ②囊 ③辄

  2.翻译:①能苦吟疾书

  ②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3.理解: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是

  参考答案:

  李贺作诗

  1、①天②布袋③总是

  2.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

  3.呕心沥血。


相关阅读
1 李贺美人梳头歌的译文及赏析

美人梳头歌 李贺 西施晓梦绡帐寒, 香鬟堕髻半沉檀。 辘轳咿哑转鸣玉, 惊起芙蓉睡新足。 双鸾开镜秋水光, 解鬟临镜立象床。 一编香丝云撒地, 玉钗落处无声腻。 纡手却盘老鸦色 【查看全文】

2 李贺诗歌的独特审美价值

李贺的诗歌不但深具童心式的唯美,还有梦幻奇特的意境,诡秘神奇,艳丽幽美。 中唐诗人李贺天资奇俊,作诗能独辟蹊径,自成面目,是中唐至晚唐诗风转变的重要人物,在唐代诗坛 【查看全文】

3 李贺小传的阅读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9分)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查看全文】

4 秋来李贺阅读答案鉴赏

导语:不知幽风冷雨之中,乃有香魂愍吊作书之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秋来李贺阅读答案鉴赏,欢迎借鉴! 秋来李贺阅读答案鉴赏 (唐)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①啼寒 【查看全文】

5 李贺故里

李贺故里 李贺故里,位于当今宜阳县三乡。宜阳三乡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 【查看全文】

6 诗人李贺作品:曲屏风

屏风曲 ,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李贺的作品! 【原文】: 屏风曲 作者:李贺 蝶栖石竹银交关,水凝绿鸭琉璃钱。 团回六曲抱膏兰,将鬟镜上掷金蝉。 沈香火暖茱萸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