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寄主体的隐在性,使此诗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而令人费解。新批评学派认为,诗人正是通过文字的选用、取舍而表达其情感寄寓和创作意图的,文章细读诗中的“北”、“君”和“西窗”,就诗而解诗,其结论是:此诗非寄妻诗,也非一般性的思友诗,李商隐将渴念知遇之心托以相思之情,是一首行卷性质的象喻之作,具有知音渴望的价值期待。
当下对《夜雨寄北》的解读,一说“寄妻”,一说“寄友”。此诗也由于寄赠主体的隐在性,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令人费解。
也许是李商隐太过擅长爱情诗的缘故,人们往往把他的非爱情诗的诗也当做爱情诗来读了,因此,“寄妻说”一直占上风,近年出版的唐诗选本简直已众说一辞了。寄妻说肇始于宋,古人为了牵强此说,不惜将“寄北”直接改成“寄内”,也不惜将此诗的写作年代提前。而“寄友说”于近代始有高音,但是因为没有多少确凿的举证和论说,更没能推断出所寄何友,故而难以获得更多的认同。
新批评学派认为,诗人正是通过文字的选用、取舍而表达其情感寄寓和创作意图的,因而在解读诗歌时,推崇一种重视文字自身作用的“细读”方式。我们以新批评的诗观,以就诗而解诗的“细读”,从“北”、“君”和“西窗”切入,剖分而深析,以实证此诗“寄妻”还是“寄友”的寄赠主体。
一、 “寄北”就是“寄内”吗?
宋人洪迈《万首唐人绝句》为了确证此诗是寄妻的,干脆将题目改作《夜雨寄内》。还煞有介事地提供了“寄内”所本的来历,“内”就是“内人”,就是妻子。“寄妻说”肇始矣。而此“误导”使后来的读《夜雨寄北》者多往情诗上想。
公认比较权威的李商隐注本的注家冯浩则发现此改不妥,但是,依然认同寄妻说,他注曰:“语浅情深,是寄内也。然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当仍作‘寄北’。” [①] 因为“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北”就等同于“内”吗?显然,此解释也不能不算是牵强了。今人叶葱奇疏注《李商隐诗集疏注》也认为此乃“臆改”,他在《夜雨寄北》的“注一”里直截了当地说:“‘寄北’,《万首唐人绝句》作‘寄内’,乃宋·洪迈臆改。”但是,叶葱奇疏注却推测说:“商隐寄家诗,概不显标于题”。从其前注《锦瑟》来看,《夜雨寄北》与《锦瑟》同样,都是寄家的。[②] 他在《锦瑟》的“疏解”中指出:“实际上,就通篇来看,分明是一篇客中思家之作,是郑亚贬职后,商隐失去桂管职幕,漂泊巴蜀,留滞荆门时的作品,和集中《夜雨寄北》一首同一意趣,同一时地,只不过《夜雨寄北》作于那年的秋间,这一首则作于春季而已。商隐寄内、思家的诗向不在题上标明,和李杜元白等均不同,集中思家诗如《夜雨寄北》、《因书》等,……”[③] 叶说没有考论何以为“北”,而是把“寄北”直接等同于“无题”,推理的依据其一是“商隐寄家诗,概不显标于题”,其二是因为此诗写作于《锦瑟》的同年,《锦瑟》是寄家的诗,《夜雨寄北》也是寄家的诗了。此论没有多少立足之根也。
现传李诗的各选本中,《夜雨寄北》的题下,对“北”的解释千篇一律:以方位代人,“北”即北方的人,指代妻子。为了将“北”硬是要说成是“妻子”,于是硬是解释说:此诗所表现出情感热烈而思念缠绵。持此观点的代表性学者如沈祖芬先生,她在《唐人七绝诗笺释》里认为此诗是寄给“留在长安的妻子王氏”,她在解释“北”的时候说:“北,指位于巴山之北的长安。寄北,即寄给住在北方的人,以北作为住在北方的人的代词。”[④] 又如霍松林先生也持同见,他认为“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⑤] 再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被列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从书》,流传极广,其于《夜雨寄内》诗后注云:“题一作《夜雨寄北》。冯浩《玉谿生年谱》将此诗系在大中二年(848);本年的另一首寄内诗《摇落》也描写了秋景,两首诗写作时间挨近。”又云:“末两句是说不晓得哪一天能够回家相对夜谈,追述今夜的客中情况。”[⑥]众口一词,均语“北”为“妻”。
“北”究竟为何意呢?查遍辞书,“北”没有“内人”、“妻子”甚至“情人”一解,这是肯定的。“北”与“内”也是不好相等相近或者相互代的,这也是肯定的。《广雅·释亲》卷六下释曰:“背谓之骶。背,北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认为:“背”与“北”上古音同为帮母双声,职部叠韵字,二者古音相同。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老子》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如果牵强点说,北有 “背”与“阴”的意思,代“妻”也是转了多少弯了。
不管怎么说,将“寄北”,随便改成“寄内”真是太武断了,简直是蛮横。我们不妨揣度一下:李商隐寄情人都“赤裸裸”的,寄妻反倒“羞答答”的?羞答答到了不能明言“寄妻”呢?我们也不免有所疑惑:既然是“以北作为住在北方的人的代词”,为什么所代者就一定是妻子的呢?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代赠二首》赏析
代赠二首其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题解】 代赠,即代拟的赠人之作。《代赠》共二首,这是第一首。第二首为东南日出照高楼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宫辞》译文及注释《宫辞》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译文 君王的恩宠就跟流水一样不停地东流,使得宫女得宠的时候担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的经典诗词《晚晴》 深居府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後,归飞体更轻。 《龙池》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赏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唐朝诗人李商隐于公元837年冬(唐文宗开成二年十二月)写的一首长篇五言政治诗。其内容涉及到晚唐社会危机的各个方面。全诗政论兼叙事,语言质朴,生动 【查看全文】
5 论李商隐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晚唐时期,描写女性艳美,表现男女情爱的艳情诗大量涌现,显示出旺盛的活力。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商隐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欢迎大家阅读! 一、女性是其情感生活的载体 李商隐的心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古诗精选1、《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