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咏史》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07 00:00

  咏史

  作者: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

  注释:

  1.北湖:南京玄武湖。《金陵志》:"南埭,水上闸也。"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是南朝操练水军的场所,也是帝王游宴之处。此言水漫漫,意谓昔日之水军、帝王皆不复存在,唯湖水漫漫矣。

  2.一片降旗:刘禹锡《金陵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乃指东吴孙皓降晋。

  3.南京为六朝故都,三百年间,王朝更替,降旗屡树,非但孙吴一回。龙蟠:徐爰《释问》:"建康东北十里,有钟山,旧名金山,后更号蒋山。诸葛亮以为钟山龙盘,即蒋山也。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史诗,作者李商隐借史咏今,将在虎踞龙盘南京城上演的纷纷扰扰的历史剧加以总结,帝王之地也有气数已尽的时候,对大唐王朝走向衰败充满了无奈。

  此咏六朝兴废更替之作。首句即言六代繁华已去,唯流水漫漫,一派萧条冷寂。与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意同。以下三句阐发国家兴亡在于人事,而不在山川形胜之理。与刘禹锡《金陵怀古》"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意同。刘、余《集解》云:"层层作势,逼出末句,道破而不说尽,雄直之中自含顿挫之致。"

  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两汉之际王莽篡权的历史回顾,借古喻今。作者跳出了封建社会妇女生活的狭窄天地,发表了对社会、政治的一些见解。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借三国孙权立国以至陈亡这一历史时期中建都金陵的几个朝代新陈代谢的史实来抒发感慨,首句“北湖南埭水漫漫”突出了六朝故都的典型景色。北湖即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是六朝帝王寻欢作乐的地方。可是经过了改朝换代,同一个“北湖”,同一个“南埭”,过去曾经看过彩舟容与,听过笙歌迭唱,而此时只剩下了汪洋一片。诗人怀着抚今感昔的情绪,把“北湖”“南埭”这两处名胜和漫漫湖水扣合起来写,表现出空虚渺茫之感。

  第一句“北湖南埭水漫漫”,诗人是把六朝兴废之感融汇到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而第二句“一片降旗百尺竿”,是通过具体事物的特写,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王运之终。在此“一片降旗”成为六朝历代王朝末叶的总的象征。“降旗”的典故原来和石头城有关,但诗人写了“降旗”不算,还用“百尺竿”作为进一步的衬托。“降旗”“一片”,分外可嗤;竿高“百尺”,愈见其辱。无论是从“一片”的广度或者是从“百尺”的高度来看历史,六朝中的一些末代封建统治者,荒淫之深,昏庸之甚,无耻之极,都可想而知了。

  第三、四句“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是一个转折,诗人囊括六朝三百年耻辱的历史。从孙吴到陈亡的三百年时间不算太短,但六朝诸代,纷纷更迭,恰好似凌晨残梦,说什么钟山龙蟠,形势险要,是没有什么根据的。钟山即紫金山。传说诸葛亮看到金陵形势之雄,曾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然而在李商隐看来,三百年间,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曾先后定都于此,全都亡国,可见“国之存亡,在人杰不在地灵”(屈复《玉溪生诗意》卷七)。前二句的“北湖”、“南埭”已经为下文的“龙盘”之地伏根,而“一片降旗”偏偏就高高竖起在石头城上,则更证明地险之不足凭了。“钟山何处有龙盘?”诗人用反问的形式,加强了否定的语气,真是一针见血的快语。这一快语之所以妙,妙在作者是带着形象来判断的。诗人对“龙盘”王气的思考,不但扣合着六朝的山,扣合着历史上的“一片降旗”,还扣合着眼前的漫漫北湖;不但扣合着某一朝代的覆亡,还扣合着三百年沧桑。他的“王气无凭论”,实际上是“三百年间”一场“晓梦”的绝妙的艺术概括。诗作熔写景、议论于一炉,兼有含蓄与明快之胜。诗人巧妙地使典型景象的层层揭示与深切意蕴的层层吐露相结合。他描写了一幅饱经六朝兴废的湖光山色,而隐藏在背后的意蕴,则是“龙盘”之险并不可凭。“水漫漫”是诗人从当今废景来揭示意蕴;“一片降旗”是从历史兴亡来揭示意蕴。“三百年来”则是把“一片降旗”所显示的改朝换代,糅合为“晓梦”一场,浑然无迹,而又作为导势,引出了早已盘旋在诗人心头的感慨“钟山何处有龙盘”的沉着明快之语,形成了诗的高潮。看来“龙盘”无处寻觅,六朝如此,正在走向衰亡的晚唐政权亦是如此。


相关阅读
1 二月二日李商隐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译文】 二月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喜欢古典诗词,悠远的意境,清丽淡雅的笔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疏云淡影的古朴画卷,展卷细赏,得意而忘言。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它 【查看全文】

3 神异凄迷的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向来被认为玄妙难解,如同谜语一般,千百年来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引发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猜想。 佣书贩舂的小童工 李商隐出生在河南,但是小时候,他的父亲在浙江获嘉做县令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

夜雨寄北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 【查看全文】

5 《夕阳楼》李商隐全诗赏析

《夕阳楼》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作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秋天。作者的知己萧澣被贬,诗人登夕阳楼(此楼为萧澣在郑州刺史任上所建),触景伤情,感慨万千,写下这首情致深婉的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蝉》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①。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②。 薄宦③梗犹泛④,故园芜已平⑤。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 ①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