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凉思》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20 00:00

  凉 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李商隐诗鉴赏:

  这是写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绪。

  首联写愁思产生的环境。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平了栏槛,知了停止噪鸣,清露挂满树枝,好一幅水亭秋夜的清凉图画!但是,诗句的胜处不光在于写景逼真,它还细致地传达出诗人心理感受的微妙变化。

  如“客去”与“波平槛”,本来是互不相关的两件事,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叙述呢?细细推敲,大有道理。大凡人在热闹之中,是不会去注意夜晚池塘涨水这类细节的。只有当客人告退、孤身独坐时,才会突然发现:哟,怎么不知不觉面前的水波已涨得这么高了!

  同样,鸣蝉与滴露也是生活里的常事,也只有在突然清静下来心绪无聊时,才会觉察到现象的变化。所以,这联写景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由闹至静后的特殊心境,为引起愁绪作了铺垫。

  第二联开始,诗人的笔触由“凉”转入“思”.

  永怀,即长想。此节,此刻。移时,历时、经时。诗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栏柱之间,他凝神长想,思潮起伏。读者虽还不知道他想的什么,但已经感染到那种愁绪绵绵无边的悲凉情味。

  诗篇后半进入所思的内容。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兼春,即兼年,两年。南陵,今安徽繁昌县,唐时属宣州。寓,托。两句意思是:

  离开长安已有两个年头,驻留远方未归;而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怪乎诗人要产生被弃置天涯、零丁孤苦的感觉,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甚至猜测所联系的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由于写作背景难以考定,诗中所叙情事不很了了。但我们知道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在朝只做过短短两任小官,其余时间都漂泊他乡,寄人幕下。这首诗大约写在又一次飘零途中,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抱负难展,托身无地,只好归结于悲愁抑郁的情思。

  “凉思”一题,语意双关:既指“思”由“凉”生,也意味着思绪悲切。按此理解,“凉”和“思”又是通篇融为一体的。

  此诗抒情采取直写胸臆的方式,不像作者一般诗作那样曲折见意,但倾吐胸怀仍有宛转含蓄之处,并非一泻无余。语言风格疏朗清淡,不假雕饰,有别于李商隐一贯的精工典丽的作风,正适合于表现那种凄清萧瑟的情怀。大作家善于随物赋形,不受一种固定风格的局限,于此可见一斑。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赏析

何当共剪西窗烛下一句,这句诗是来自非常宋朝著名的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下一句是:却话巴山夜雨时。 以下是有关何当共剪西窗烛下一句的全诗赏析: 诗名 【查看全文】

2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点

李商隐的诗在晚唐诗坛上可称得上是独树一帜,他的爱情诗尤其为人所称道。这类爱情诗,将爱情的缠绵、相思的苦痛和失恋的悲伤描写得淋漓尽致。他的爱情诗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有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 筹笔驿

《筹笔驿》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古诗《霜月》

《霜月》是李商隐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想像为主,栩栩然传达了一种生动而优美的景象。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商隐古诗《霜月》,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霜月 初闻征雁 【查看全文】

5 锦瑟 李商隐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xin),一弦一柱思(s)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 1、锦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 (约公元813年--公元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唐代诗人,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