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房中曲》

发布时间:2015-04-30 00:00

  《房中曲》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识。

  赏析:

  李商隐三十九岁丧偶,四十二岁给自己的《樊南乙集》写序说“三年已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始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至四十六岁去世,未再娶。在东川柳仲郢幕府时,柳有将歌伎张懿仙相赠之意,李商隐写了《李夫人三首》,第一首是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大意是说:一条带子是打不出好的同心结的,而也只有双股的钗,才能将发髻好好地固定。我也很明白这道理,很感激你贵为封疆大吏,却来关心我的微末琐事。然而,月亮隐没了,星星怎么替代得了月亮那光彩?不知婚前李商隐和王氏见过没有,冯浩说《无题》“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是写王氏的,这样说应该是见过面的,但对这首《无题》我倒更愿意相信刘学锴、余恕诚的意见,是李商隐的自喻。不论见与未见,婚后虽然离多会少,两人的感情是很好的,李商隐的寄内诗如《夜雨寄北》写的很动人 ,王氏死后,李商隐念念不忘,比如《李夫人三首》后二首:“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寿宫不惜铸南人,柔肠早被秋眸割”、“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土花漠漠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苍”;比如《正月崇让宅》“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比如《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比潘岳的《悼亡》、元稹的《谴悲怀》更情真意切。然而尽管是这样的想念着,在《房中曲》的结末他却要说“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识”:涧底的松树将永不得见天日,而山头的黄檗,是从心里往外苦的,他们都没有欢愉的日子。现在是幽明路隔,等到一日天翻地转,即使终于在地下重见了,我们也将不再认识。上面的这些诗,《房中曲》大约不会是写得最晚的,尽管是那么念念不忘,他还要这样说,尽管是这样说了,而他仍是那样念念不忘,李商隐之为李商隐,大概正在这种地方。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经典诗词《锦瑟》创作主旨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被誉为朦胧诗的开山之作,它以含义隐晦,意境朦胧著称。 李商隐,晚唐诗坛的创作主将,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成就直追盛唐大家,代表了晚唐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

《无题》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 【查看全文】

3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无题诗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真实情感,描写的对象事物又是什么,都似是而非,莫衷一是。 李商隐的无题诗一直是李商隐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在读者被李诗巨大艺术魅力深深吸引的同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的诗歌境界

在晚唐诗人中,李商隐的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古诗,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律,继承前人的方面较广,既继承了杜甫七律的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 【查看全文】

5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以下小编给读者们带来一首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希望大家喜欢! 寄令狐郎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风雨》全诗翻译赏析

《风雨》 作者: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注解: 此诗张《笺》编于大中十一年(857),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