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商隐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发布时间:2015-07-24 00:00

  摘 要:唐朝文学再以诗歌创作为表现形态的发展经过盛唐时期李白杜甫等人的创新之后,到了晚唐时期,诗人们难以再次进行创新赶超千人,因此题材范围。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风格特征等都表现得不宽泛。但是在这些文人之中,李商隐对诗的创作又别具一格的特征,尤其在爱情诗上的开拓和创新,大大提高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李商隐诗歌创作内容进行分析论述,从而进一步探讨其诗歌创作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李商隐;唐朝;内容;艺术特点;成就

  李商隐由于受到自己一生颇为坎坷的经历和遭遇的影响,其性格中感时伤怀的色彩就比较浓厚,但是对于理想生活又有一种积极追求的精神,这里向生活中就包括对爱情的渴望。李商隐多愁善感的性格促使他在生活中容易触物伤情,而这种性格特征就极易导致最后人生的悲剧性结局。为了了解和掌握李商隐诗歌创作的艺术性以及成就,本文将对其诗歌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李商隐诗的内容

  李商隐的身世经历让形成了他忧愁感伤的性格,然而一个人在人生中某一方面缺失必然会从另一个方面找回心灵的慰藉,那么李商隐选择了爱情。然而多情又多愁的他却迫于命运的捉弄,尽管情感丰富却总是以悲剧收场。此外,李商隐关注国家政治以及人民生活现实,所以始终也常常反映民生状况,同时非常重视人的自我价值选择和追求。因此,由于李商隐本人的性格特征,其诗中所表现的内容也具有多样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诗

  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就是政治,在我国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对于政治的书写也不在少数。在李商隐的诗中就有许多政治诗。李商隐关系国家命运以及国家发展,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状况给予非常大的关心,据资料显示,在俩上瘾现存的所有诗歌之中,政治诗所占的比重大约有百分之十七。在这些政治诗当中,有一些是写国家的兴衰,有一些写人民生活在战争中的疾苦,还有一些写封建社会的制度使人民交税而民不聊生。但是无论是以何种内容表现的政治诗,都反映了李商隐忧国忧民的心理。

  例如,在《重有感》中,有这样的诗句:“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上宦官造反的记述,写出了作者对宦官横行霸道的行为的痛心疾首,并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首诗不仅反映客观现实,并且在思想深度上赶超前人,风格沉郁顿挫,体现出对国家的一片热忱。

  2、咏史诗

  每一个国家有属于各自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些历史的书写有利于后人借鉴,并发挥警示作用。在李商隐的咏史诗之中,大多数是通过写反面的历史教材,让人们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教训,尤其是对古代帝王昏庸无道、亲佞远贤、不听劝谏的作风的批判,通过写出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

  例如,在《隋宫》中写道:“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形象具体地写出了隋炀帝荒淫无道,不顾百姓生活苦难以及国家江山的安危,对历史上衰落的朝代既是一种现实的描写,又是一种讽刺和暗示。在思想高度上远远超过同类政治诗的其他作品。

  3、咏物诗

  在李商隐的众多诗作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咏物诗。但是这些咏物诗都不仅仅是为了描写一种物体,而是通过这些物体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即托物言志。或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绪,或表现自己多磨难的一生,或反映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

  例如,在李商隐的《柳》中曾经这样写道:“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表面上是写一个秋天的柳树,却不知从何写起,便追忆起春天时候的柳树,然后再写回到如今柳树的摸样。这实际上是通过对柳树的书写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以柳树自比,感叹时光已去,人已老。

  4、爱情诗

  李商隐对于诗歌的创作,最高的成就就集中在其爱情诗的创作。虽然在李商隐的诗歌中爱情诗并不多,但是爱情诗是其最杰出的抒情之作,能够很典型、深刻地反映李商隐的艺术特色。由于李商隐自身经历的因素,他对待爱情认真而痴情,他多情多苦恼的性格使他的爱情诗丰富而深刻。最为卓越的一首爱情诗歌,也是其成就的代表作——《无题》把其爱情观以及其深深的情意、浓浓的爱意都表达得贴切自然。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把依依惜别、相思愁苦写得出神入化,尤其是以春蚕和蜡烛作为新的意象,写出了作者心中真挚热烈的爱情,让人不禁感动泪落。

  二、李商隐诗的风格

  李商隐在诗歌的创作啊和能够有很大的突破与成就,可以说在风格上开了一代先河,尤其在晚唐时期文人对于诗歌的表达已经几乎江郎才尽,而李商隐却在这时成为一代大家。其风格具有多样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格调幽美

  李商隐创作诗歌擅于抒情,表达自己的内心,而他自身的性格造就了其诗歌幽美的格调,尤其是对于诗歌意象的选取,多用美的食物,在表达上委婉曲折,又仿佛情感深不见底。但又不仅仅是抒情,李商隐在抒情诗中往往加入哲理,使思想的维度扩大。

  例如,在《乐游园》中,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把诗人内心对夕阳的无限向往表达的惟妙惟肖,溢于言表。唯美的黄昏意象使整首诗都充分处在一种幽美的格调之中。


相关阅读
1 《凉思》李商隐

凉 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 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 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 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 疑误有新知。 李商隐诗鉴赏: 这是写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绪。 首联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柳》

《柳》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赏析: 对比手法 1.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 【查看全文】

3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文学成就

[导读]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骄儿诗》

李商隐《骄儿诗》 衮师我骄儿, 美秀乃无匹。 文葆未周晬, 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姓名, 眼不视梨栗。 交朋颇窥观, 谓是丹穴物。 前朝尚器貌, 流品方第一。 不然神仙姿, 不尔燕 【查看全文】

5 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

【编者按】这课是10年在盐城上的,今年其课堂实录刊载于《语文教学通讯》七、八月合刊。在此前,因为我的懒惰,没对它作任何书面的总结和反思。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