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商隐作文

发布时间:2015-12-18 00:00

  这个诗人,他唱不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因为他没有李白的豪情;这个诗人,也喊不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因为他没有高适的气魄;这个诗人他更吟不出“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因为他没有王维的那份空灵。

  又是这个诗人,他没有柳宗元的傲骨去孤舟蓑衣钓江雪,也没有杜甫的胸襟饿着肚子吹着风雨还在思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更不用说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名”了。他有的只是带着“江上几人在,天涯独棹还”的萧瑟,静静地感叹“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他喜欢用典,还透着几分朦胧:“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不熟悉唐史的人,很难读懂其中的意思。其实他是绕了一大圈,在讥讽晚唐的皇帝为了长生不老而请方士炼丹,最后往往事与愿违,一吃就死了。七拉八扯地讲了一大堆,原来还是首政治讽刺诗。

  这个诗人连他身上都散发着“红楼望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的忧郁,但他偶尔也会“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地乐观一下,给他绮丽而灰暗的一生,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几道阳光。

  他的诗像“飒飒东风细雨来”一样的柔软,可偶然地竟也会像李白、高适那样,喷出一句“心断新丰酒,销酒斗十千”。虽然说,不可否认的,这半丈豪情中,还有一半他那特有的忧伤,但终究他不用一寸一寸地发牢骚了,对于他来说这已经是很豪放的了。

  他的诗总是幽幽怨怨的。他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更象是一首五律的颈联,而他却在这里?截然而止,只留下了一声长长的叹息。他在叹息什么,叹息他那夹在两个党派之间,最后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一生?或者……

  【延伸阅读】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落花》鉴赏及阅读答案

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解 1、参差:指花影的迷离,承上句乱飞意。 2、芳心:指花,也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咏史其二原文及赏析

李商隐的《咏史 其二》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探索了咏史诗新的手法,将其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和谐统,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诗《贾生》原文赏析

《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此诗是一首咏叹贾谊故事的七言绝句,但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与他的情诗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蹊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从祖父起迁居郑州萦阳。生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卒于唐玄宗大中十二年即公元858年,终年46岁。他的一生经历了晚唐 【查看全文】

5 李商隐的所居的诗词鉴赏

所居 作者:唐·李商隐 窗下寻书细,溪边坐石平。 水风醒酒病,霜日曝衣轻。 鸡黍随人设,蒲鱼得地生。 前贤无不谓,容易即遗名。 注释 ①所居;指寓居永乐(今山西芮城)时的居处。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咏物诗艺术特色

导语:李商隐咏物诗在古代咏物诗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而其中一组咏柳诗突破了以往咏柳诗的固定模式,独具情致,沁人心魂。下面就跟着小编来欣赏下。 一 李商隐是唐代写作咏物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