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特色鉴赏

发布时间:2017-11-21 00:00

  1.《锦瑟》

  (1)象征: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比喻重在“形”的相似,象征重在“神”的相似。《锦瑟》一诗的“锦瑟”、“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人五里云雾了,给人以意蕴深厚的朦胧美。

  (2)用典: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庄周梦蝶,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望帝啼血,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

  (3)结构:这首诗首联以“思华年”引起全篇,尾联用“追忆”二字与首联呼应,用“情”“惘然”三字概括颔联和颈联的内容,首尾两联表达的内容清晰而且确定,根本没有朦胧的意味。但是颔联和颈联“忆”的是什么“情”呢?诗人却只用“庄周梦蝶”、“杜帝化鹃”、“鲛人泣珠”、“蓝玉生烟”四个典故来表达,又让读者坠入了五里雾中。这种又清醒又迷糊、又明白又混沌的结构,正可以很好地表现诗中那如梦似幻、朦胧恍惚的意境。形式和内容配合到了极致。

  《锦瑟》结构示意图

  2.《马嵬(其二)》

  (1)巧对

  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

  (2)倒叙

  从章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颇似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结构如下图: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春雨》审美赏析

春雨 唐代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韵译 新春,我穿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诗 《无题》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解: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诗词《夜雨寄北》的诗意赏析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锦瑟》唐诗鉴赏

导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经过精心收集的《锦瑟》李商隐唐诗鉴赏,欢迎广大读者阅读。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 【查看全文】

5 无题李商隐翻译及赏析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下面是小编带来李商隐无题诗歌鉴赏的内容 【查看全文】

6 二月二日李商隐阅读答案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元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