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赏析

发布时间:2017-12-12 00:00

  导语:无题,晚唐诗人李商隐作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赏析

  1、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爱情的坚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诗句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爱情诗。

  3、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暮春时节,男主人公触景伤情,怅恨离别的情景。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助比喻来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对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我们往往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表现无私奉献的精神,请写出这册书中也可以用来阐释奉献精神的另两句古诗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说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中两个“难”字深刻含义以及表达效果。

  含义:第一个“难”是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则含有痛苦难受的意思。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表达效果:两个“难”字的使用使相思之苦和离别之痛显得分外深沉绵远。

  6、 请简析本诗的抒情特点。

  本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春蚕和蜡炬一对最具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7、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根据诗的内容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 相思(别思,伤别)。

  8、请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赏析。

  内容、情感: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现用来比喻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

  语言、写法:此联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丝”与“思”谐音,暗指“相思”,下句写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汁喻“相思泪”,两句诗比喻对爱人的思念到死才能停止,表达对爱情的无比坚贞。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着,无私奉献。

  9、“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是什么?

  “无力”和“残”点名分离的季节,(暮春时节)的百花凋谢的景物特点,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以暮春衰残景物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10、“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爱人的思念。

  11、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这是设别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12、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嫦娥》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前两句描 【查看全文】

2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无题诗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真实情感,描写的对象事物又是什么,都似是而非,莫衷一是。 李商隐的无题诗一直是李商隐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在读者被李诗巨大艺术魅力深深吸引的同 【查看全文】

3 《凉思》李商隐全诗赏析

《凉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是一首因时光流逝,对凉秋而怀旧的诗歌。此诗流露了作者盼望友人来信,却大失所望之心情,最终竟怀疑对方已有新交,唯恐为人所弃。 凉思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北齐》原文赏析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当过秘书省校书郎 【查看全文】

5 无题李商隐翻译及赏析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下面是小编带来李商隐无题诗歌鉴赏的内容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锦瑟》的意境改造

李商隐是被古今学者视为用典的名家,他的诗歌的一大特色是用典多,用意隐曲,其典故的繁多也导致了诗歌内容的多义性。 《文心雕龙事类》中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说明用典的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