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一代的“诗豪”,被贬又再贬的多舛命运,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佳作。
一提到刘禹锡,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陋室铭》,至今耳熟能详。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
唐代诗人刘禹锡,性格耿直,经常因为直言相谏而得罪权贵,但他从不在意。
永贞元年,刚刚即位的唐顺宗李诵任用王叔文,进行社会改革,引起宦官反对,迫使顺宗退位,拥其长子李纯为宪宗,并贬逐王叔文。刘禹锡因与改革派合作,也被先后贬至连州(今广东连县)、朗州(今湖南常德)。十年后,当朝宰相赏识他的才干,召他回到长安。
刘禹锡回长安后,听说长安朱雀街旁崇业坊有一座玄都观。观内道士种植许多桃树,桃花盛开如云霞,于是便去观赏,并写诗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虹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题中的诸君子,指的是和刘禹锡一起被贬又同时被召回长安的朋友柳宗元、韩泰、韩哗、陈谏四人,从“戏赠”的“戏”字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有另一层含意的,字面的意思是:长安大街上车马扬起的飞尘扑面而来,没有人不是说刚看完花回来。玄都观里的上千棵桃树都是刘禹锡贬官出长安后栽的啊!
其实,诗的后两句是讽刺当朝众多的现任大官,说他们都是诗人遭贬后被提拔出的谄媚之臣。
因为这首诗,权贵们大为恼火,于是刘禹锡又被贬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播州是最边远荒僻的地区,可见权贵们的怨恨有多深。后来因朋友柳宗元、裴度的帮忙,加上他有年老的母亲,于是便改为连州刺史。
十四年以后,即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由于裴度向文宗推荐,刘禹锡才又被召回长安,任主客郎中官职。这年三月,刘禹锡又一次到玄都观来,但这时的景象已和十四年前不同了。满观云霞般的桃树已荡然无存,只有兔葵(一种春季开花的蔬菜)、燕麦在春风中摇动。刘禹锡想到自己两次被贬又两次召回的经历,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写诗抒怀: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今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表面的意思很好理解,但它又有深一层的含义。诗人感叹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时局变换如此莫测,那些一度得宠、不可一世的权臣们都垮台了,但是坚持正义的“刘郎”却又回来了。
虽然尝尽了被贬的苦头,但刘禹锡还是这么自信和执拗,从不为以前的所作所为而后悔,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刘郎”啊!
相关阅读
1 刘禹锡集
刘禹锡,中唐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其诗风沉着稳练,风调自然,格律精切,意境优美,思想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下面是刘禹锡的诗歌,欢迎阅读。 【刘禹锡集】 诗选(六) 和 【查看全文】
2 刘禹锡 竹枝词《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刘禹锡传世作品中,有竹枝词十一首,分两组,这两首诗是其中一组。第一首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竹枝词山桃红 【查看全文】
3 刘禹锡的诗的风格刘禹锡的诗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人们不由的探讨一下刘禹锡的诗的风格。那么,到底刘禹锡的诗的风格到底是怎样的呢?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 【查看全文】
4 浪淘沙其一刘禹锡介绍导语:《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第一首演绎神话传说,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浪淘沙其一刘禹锡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 【查看全文】
5 刘禹锡的故事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 【查看全文】
6 秋词 刘禹锡 注音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秋词 刘禹锡 Z gǔ fng qiū bēi j lio 自 古 逢 秋 悲 寂 寥, Wǒ yn qiū r shng chūn zhāo 我 言 秋 日 胜 春 朝. Qng kōng y h pi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