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发布时间:2017-12-28 00:00

  导语:刘禹锡的作品,大家可以去多读。下面是刘禹锡《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内容,欢迎大家参阅。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

  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名。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本篇是第八首。

  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淘、漉:过滤。

  【翻译】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

  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为匈奴族后裔,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与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等传世名句。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有《刘宾客集》。

  【赏析】

  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内容多是写蜀地的淘金劳动。此篇是第八首。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人在这两句诗中以坚定语气表明谗言“如浪深”,“迁客似沙沉”的现象未必是必然发生的。或者说,即使谗言如“浪深”,迁客却也未必就“沙沉”。遭受不公正的迁谪逆境待遇也不都会如泥沙一样沉入江底,也有努力奋争搏击不已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淘金的人要经过“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到金子,写的是淘金人的艰辛。但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诽谤,小人诬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被罢官降职,逐出朝廷,贬谪他乡,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但是终究总会“吹尽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

  如果把作品与刘禹锡的政治生涯联系起来看,谗言明显是指那些诋毁永贞党人的谰言,以及对他百般挑剔的流言。他在诗的前两句已明明白白地表露了自己的坚强意志,接着又以沙里淘金这一具体事理联系到正义之身,历尽千辛万苦终归会经受住磨难而显出英雄本色,为天下人认可。这种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豪迈信念是刘禹锡一贯思想品格的真实反映。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概括诗人的深刻感受,也给了后人以哲理的启示。


相关阅读
1 唐诗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是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也是非常著名的一首边塞诗,对于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 【查看全文】

2 关于刘禹锡的作文

提到诗人刘禹锡,我们往往都会想到刘禹锡的《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的一位文学家、诗人,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政治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诗人刘禹锡的作文,欢迎阅读! 关于 【查看全文】

3 西塞山怀古伤感的内容

《西塞山怀古》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是一幅绮丽的历史画卷,作者把特定的历史情节和山川形胜的自然背景协调地组合在一起。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查看全文】

4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翻译

《西塞山怀古》由刘禹锡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全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呢? 《西塞山怀古》 作者: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查看全文】

5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教案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全诗要如何进行教学呢?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教案要怎么写? 一.导入《西塞山怀古》: 以前同学们学过的金陵五题组诗里的《石头城》、《乌衣巷》,就属于咏史怀古 【查看全文】

6 《聚蚊谣》全诗鉴赏

《聚蚊谣》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全诗是如何描写的呢? 聚蚊谣 沉沉夏夜兰堂开⑴,飞蚊伺暗声如雷⑵。 嘈然歘起初骇听⑶,殷殷若自南山来⑷。 喧腾鼓舞喜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