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你学过的有哪些呢?下面是关于古诗朗诵浪淘沙刘禹锡的内容,欢迎阅读!
浪淘沙九首
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其二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三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其五
濯锦江边两岸花0,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其九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创作背景
《浪淘沙》本来是六朝民歌的题目,到了唐代,成为教坊乐曲。刘禹锡据此创作的《浪淘沙》组诗,单篇为七言绝句。
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相关阅读
1 刘禹锡怎么读
【刘禹锡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li yǔ xī 基本解释: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贞元年间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任监察御史,参加王叔 【查看全文】
2 刘禹锡浪淘沙的创作背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一阕《浪淘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气势。其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天仙佳侣之家做客。下面是小编整理 【查看全文】
3 浪淘沙刘禹锡曲的注音导语:刘禹锡的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 【查看全文】
4 秋词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刘禹锡在古诗《秋词》中,诗人刘禹锡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达了与之相反的激越向上的诗情。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 【查看全文】
5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是刘禹锡描写关于月的诗句。从古至今,月亮都寄托人们心中无限的感情。那么,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抒发怎样的情感呢?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 【查看全文】
6 赏杜丹 刘禹锡意思牡丹是中国特产的名花,历年来被无数文人为之吟唱。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刘禹锡的《赏杜丹》,欢迎大家阅读。 赏牡丹 作者: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