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春去也 刘禹锡

发布时间:2016-09-19 00:00

  词中轻柔流畅,语语可歌,描绘了地方风光,反映了人民疾苦,歌颂了劳动妇女健康的爱情。

  忆江南·春去也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赏析]

  此词作于开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即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第一首词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最后“独坐亦含颦”,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该词抒发了惜春、伤春之情。引第二首词写的是作者惜春伤春之情。开篇发出了“共惜艳阳年”的感慨;其后写作者见到春天已过、桃花飘落在流水上的情景,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情绪;后两句写借酒消愁,不惜醉倒在酒杯前,却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的时候。词中既有伤春之意,又表现了作者珍惜流年的情怀。这两首词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清代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评价说:“唐贤为词,往往丽而不流,与其诗不甚相远也。刘梦得《忆江南》‘春去也’云云,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近代学者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提到:“作伤春词者,多从送春人着想。此独言春将去而恋人,柳飘离袂,兰浥啼痕,写春之多情,别饶风趣,春犹如此,人何以堪!”

  [评解]

  这首词,作者曾自注:“和乐天(即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词中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最后“独坐亦含颦”,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这首小词,抒发了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集评]

  况周颐《蕙风词话》:唐贤为词,往往丽而不流,与其诗不甚相远也。刘梦得《忆江南》“春去也”云云,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作伤春词者,多从送春人着想。此独言春将去而恋人,柳飘离袂,兰浥啼痕,写春之多情,别饶风趣,春犹如此,人何以堪!

  沈雄《古今词话》:“春去也”云云,刘宾客词也。一时传唱,乃名为《春去也》曲。

  陈廷焯《别调集》卷一:婉丽。


相关阅读
1 刘禹锡的风景诗

刘禹锡的风景诗有哪些呢?刘禹锡的风景诗不凡有着一些经典的诗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刘禹锡的风景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 【查看全文】

2 分析刘禹锡的怀古咏史诗

刘禹锡的怀古咏史诗,给后代留下了研究的价值,关于刘禹锡的怀古咏史诗大家知道其主要内容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他是中唐大诗人之一,同时代的白 【查看全文】

3 刘禹锡《始闻秋风》原文翻译与赏析

刘禹锡《始闻秋风》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全诗蕴含着诗人怎样的心情呢? 刘禹锡《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 【查看全文】

4 再游玄都观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刘禹锡玄都观两诗,运用了比拟的方法,讽刺了当时的人物和事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再游玄都观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再游玄都观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 【查看全文】

5 刘禹锡景物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 洛阳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 【查看全文】

6 《乌衣巷》教案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教学目标: 1、带着感情和诗意认读古诗,并准确背诵古诗。 2、引导幼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