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全文翻译 刘禹锡

发布时间:2016-10-08 00:00

  刘禹锡的这首诗《西塞山怀古》,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也客观地叙述往事。

  西塞山怀古⑴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⑵,金陵王气黯然收⑶。

  千寻铁锁沉江底⑷,一片降幡出石头⑸。

  人世几回伤往事⑹,山形依旧枕寒流⑺。

  今逢四海为家日⑻,故垒萧萧芦荻秋⑼。

  注释

  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一作“西晋”。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翻译

  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所作。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821年到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


相关阅读
1 刘禹锡竹枝词赏析

刘禹锡的竹枝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释 1. 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 【查看全文】

2 刘禹锡的性格特点与作品的风格

中唐文坛繁荣兴盛,出现了很多文豪,刘禹锡是这个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在绚丽多彩的唐诗艺术长廊中,刘禹锡处于比较引人注目的地位。他异于流俗,在当时声势浩大的韩孟、元白这 【查看全文】

3 分析刘禹锡的怀古咏史诗

刘禹锡的怀古咏史诗,给后代留下了研究的价值,关于刘禹锡的怀古咏史诗大家知道其主要内容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他是中唐大诗人之一,同时代的白 【查看全文】

4 《西塞山怀古》教学设计

《西塞山怀古》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诗作之一,是一首怀古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刘禹锡的生平。2、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3、理解诗中借古喻今的写法。4、理解诗歌的内 【查看全文】

5 刘禹锡的诗作 为什么刘禹锡被称为“诗豪”

刘禹锡的诗作有哪些?为什么刘禹锡被称为诗豪呢?大家知道吗? 刘禹锡(七七二年出生,八四二年去世),字梦得,号庐山人。又称刘宾客或刘梦得汉族人,唐朝彭城人(今天的江苏苏州人 【查看全文】

6 唐代刘禹锡咏桂花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是唐代刘禹锡咏桂花诗作。《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是一首怎样的诗篇呢?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 【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