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刘禹锡翻译

发布时间:2016-10-28 00:00

  刘禹锡《石头城》表达怎样的感慨呢?刘禹锡创作这首诗句的时候,正是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时候。

  石头城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全文翻译:

  群山围绕着故都(金陵),四面群山还在,

  长江的潮水拍打着空城,带来丝丝寂寞的心情。

  秦淮河上东边升起的那轮明月啊,依然是旧时的明月,

  漫漫长夜,冷冷的月光从高高低低的城垛照进城来。

  石头城全文赏析

  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著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

  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山围故国,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所以说山围故国。周遭,环绕的意思。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潮打空城,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后两句写月照空城。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月,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著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却显得更加寂寞了。一个还字,意味深长。

  李白《苏台览古》有句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谓苏台已废,繁华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处在“只今惟有”四字。刘禹锡此诗也写江月,却并无“只今惟有”的限制词的强调,也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一切都被包含在“旧时月”、“还过”的含蓄语言之中,溶铸在具体意象之中,而诗境更浑厚、深远。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诗人在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写下这首怀古之作,慨叹六朝之兴亡,显然是寓有引古鉴今的现实意义的。江城涛声依旧在,繁华世事不复再。诗人怀古抒情,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相关阅读
1 刘禹锡几次被贬

导语:自古以来,文人骚客们的人生大都会经历一些挫折,比如说遭受到被贬的命运。那么,著名的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几次呢? 刘禹锡几次被贬? 对于很多文人来说,只要参与了政治上 【查看全文】

2 刘禹锡的诗《望洞庭》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美丽的洞庭湖作过热情的吟咏,下面这首《望洞庭》为文人刘禹锡所作,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欢迎赏析《望洞庭》。 《望洞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 【查看全文】

3 刘禹锡浪淘沙

刘禹锡的浪淘沙是诗人被贬后所写的,全诗体现了诗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 【查看全文】

4 刘禹锡乐府诗有何成就

刘禹锡以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在乐府诗创作中求新求变,不断拓展新的题材领域,使乐府诗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艺术感染力,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刘禹锡是中 【查看全文】

5 秋词全文翻译以及赏析 刘禹锡

秋在文人的眼里是那么的悲凉的,而刘禹锡的这首《秋词》却别具一格。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 【查看全文】

6 秋风引 刘禹锡拼音

这首诗《秋风引》主要要表达的是诗人刘禹锡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秋风引》是刘禹锡的著名的代表作,让我们一同赏析一下刘禹锡的《秋风引》吧! 《秋风引》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