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由刘禹锡创作,是中国非常著名的怀古诗。抒发诗人对于人生多变的感慨。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乌衣巷》全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解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
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赏析
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朱雀 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诗歌开头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
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 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 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议论。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1 刘禹锡和仆射牛原文
刘禹锡和仆射牛原文是怎样的呢?刘禹锡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是那个时代非常出名的诗人,影响深远。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两度竿头立定夸,回眸举袖拂青霞。尽抛 【查看全文】
2 小学刘禹锡的诗刘禹锡的诗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历来受到读者喜爱。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刘禹锡的诗吧! 刘禹锡的诗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查看全文】
3 第01集_乌衣巷_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文解释】 朱雀桥畔长满了野草,到处盛开着一簇簇的野花。黄昏时刻,夕阳西下,乌衣巷内一片幽 【查看全文】
4 步虚词二首 刘禹锡刘禹锡的《步虚词二首》是鲜为人知的诗作,《步虚词二首》的内容是怎样的呢? 步虚词二首 刘禹锡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三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华表千年 【查看全文】
5 春词 刘禹锡翻译刘禹锡的这首《春词》表达了自己冷寂孤凄的境遇,引人深思。全诗如下; 和乐天春词 / 春词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 【查看全文】
6 刘禹锡诗歌的价值追求刘禹锡是唐代诗人中非常具有个性特征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刘禹锡的价值追求是与其所处的时代特点以及他本人的诗歌理论密相关涉,中唐时期的特殊的社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