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
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3、降幡:降旗。
4、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
6、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译文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赏析
这是吊古抚今,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陷。
相关阅读
1 刘禹锡陋室在哪
刘禹锡的佳作《陋室铭》名闻天下,而人们也对《陋室铭》中的陋室的地点感到非常的好奇。今天,小编为大家揭晓陋室在哪里,欢迎阅读。 刘禹锡陋室在哪里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查看全文】
2 刘禹锡诗歌中的“长安”在刘禹锡的诗歌中,表现有关长安的诗篇占其全部诗作的百分之四十三,而且这样的作品贯穿诗人一生的各个阶段。 在唐代,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到过长安,都在长安或长或短的居留过 【查看全文】
3 刘禹锡的陋室导语:刘禹锡的《陋室铭》是家喻户晓的名篇,深受人们的喜爱。刘禹锡的《陋室铭》展现怎样的情感呢?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所著,被选人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 刘 【查看全文】
4 潇湘神·斑竹枝 刘禹锡这是刘禹锡所作,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无辜被贬的悲愤心情。 潇湘神斑竹枝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译文 斑竹枝啊斑竹枝, 【查看全文】
5 刘禹锡的诗岁夜怀古一般说来,守岁之夜(即除夕)人们常常盼望来年的诸事如意,大运亨通。而此诗却一反常情。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刘禹锡的诗岁月咏怀! 岁夜咏怀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 【查看全文】
6 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诗作。那么,诗人刘禹锡诗哪个朝代的人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揭晓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欢迎阅读。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