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3-27 00:00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释:

  “方同楚客怜皇树”,楚客,指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屈原爱桔,曾作《桔颂》,对桔树的美质作了热情的赞颂:

  “后皇佳树,桔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说桔树是天地间所生的佳树,它异于众树,习于南土,有独立不迁等美德。这实际是屈原托桔咏志,以桔树自比,通过赞颂桔树,来表白自己的人格。柳宗元说要象屈原那样热爱柑树,意思也是用柑树来表白自己。这句说:我正象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这是从正面说。

  “不学荆州利木奴”,说的是李衡种柑谋利的事。据《水经注·沅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为吴丹阳太守,曾遣人于武陵(今湖南常德县)龙阳洲种柑千株,临死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在州里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他把柑树当作奴仆一样,可以谋利,所以称为“木奴”。

  译文:

  我亲自种植黄柑二百株,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绿。我象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多少年才能闻到它那象喷雪船开放出来的白色的花香?又是谁人来摘下那看去象垂珠般的果实呢?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的。

  鉴赏: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种柑一事,反映了作者任柳州刺史时的生活思想状况,表现了他不同流俗的坚贞品质,同时也流露了久谪的哀怨。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形象生动,含意丰富。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兴利除弊,为当地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还种植了很多树木,如在江边种柳,在城隅种柑。这首诗就是写他种柑一事。开篇两句点题。首句写种柑,点出种柑的数目。“手种”,说明是诗人亲自种的,而不是派遣仆从去种,体现了他的勤民形象。第二句写柑树成活时的景色。“春来”,点明时令。“新叶遍城隅”,既点明了柑树是种在城西北隅,又描写出了二百株柑树在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绿,生意盎然,使古城增添了满园春色,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这句表现出了诗人看到柑树成活时的喜悦心情。

  三、四两句写种柑之意,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分别用了两个典故来说明。“方同楚客怜皇树”,楚客,指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屈原爱桔,曾作《桔颂》,对桔树的美质作了热情的赞颂:“后皇佳树,桔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说桔树是天地间所生的佳树,它异于众树,习于南土,有独立不迁等美德。这实际是屈原托桔咏志,以桔树自比,通过赞颂桔树,来表白自己的人格。柳宗元说要象屈原那样热爱柑树,意思也是用柑树来表白自己。这句说:我正象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这是从正面说。“不学荆州利木奴”,说的是李衡种柑谋利的事。据《水经注·沅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为吴丹阳太守,曾遣人于武陵(今湖南常德县)龙阳洲种柑千株,临死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在州里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他把柑树当作奴仆一样,可以谋利,所以称为“木奴”。柳宗元对李衡这种做法很不屑,所以明确予以否定说: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这两句一个肯定,一个否定,突出了他种柑之意和表现了他不同流俗的高尚品质。

  后四句抒发种柑的感慨。诗人种柑,是希望柑树早日开花结果。因此,他首先想到的是柑树的成长:“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喷雪”、“ 垂珠”是两个比喻,用得妙绝。“喷雪”,是指花香和花色而言。一个“喷”字,既表现出了柑枝绽放白色花蕾时的景象,又表现出了柑花的芬芳香气,好似从花朵中喷吐出来一样,把无形的香气散发表现得有形有色了。“垂珠”,是指柑果情态:金黄色的柑果累累,悬挂枝头,远远望去,好象悬珠一般。这两句是说:多少年才能闻到它那象喷雪船开放出来的白色的花香?又是谁人来摘下那看去象垂珠般的果实呢?

  最后两句:“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字面的意思是说: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的。但这是托词,实际上的意思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这两句以舒缓语气说出,言淡而意远,颇值玩味。

  此诗通过种柑一事,反映了作者任柳州刺史时的生活思想状况,表现了他不同流俗的坚贞品质,同时也流露了久谪的哀怨。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典故概括力强,含意深刻,可以用少量的语言来表达深广的内容,如三、四两句,分别用了屈原爱桔和李衡以柑谋利的两个典故,就把作者种柑之意和坚贞品质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五、六两句中“喷雪”、“ 垂珠”两个比喻也用得很好,形象生动,含意丰富,寥寥四字,就分别把柑花的颜色、香味和柑果的色泽、状态表现了出来,语言极为省俭。


相关阅读
1 小石潭记的原文以及翻译

作者柳宗元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佳作如下: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的天人不相预论

一、惟元气存 关于天地之起源问题。柳宗元曾作《天对》,以针对战国时期屈原所著之《天问》之形式,阐发自己之看法。如曰:“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 【查看全文】

3 江雪柳宗元古诗及诗意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雪柳宗元古诗及诗意,欢迎阅读。 【原文】 江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渔翁垂钓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出自诗人柳宗元的诗句,是非常著名的垂钓诗。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柳宗元的渔翁吧!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查看全文】

5 饮酒 柳宗元

饮酒诗唐代诗人柳宗元所写的一首经典诗词,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饮酒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三戒原文及翻译

《三戒》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组寓言,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散文。这组寓言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题名三戒,可能是取《论语》君子有三戒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