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诗《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赏析

发布时间:2015-07-31 00:00

  【作品简介】《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此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前两句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割”字照应上句“剑铓”的比喻,突出作者愁苦之深;后两句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期望身化千亿,散上诸峰以望故乡。全诗因景生情,融情入景,想象奇特,比喻新颖,作者谪居的愁苦与望乡的悲哀在短短二十八字里表达得深挚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海边的尖尖的山峰如同剑锋,在这悲秋的季节,处处都感到它在刺痛我的愁苦的心肠。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愁肠和身子割成千万份,撒落在峰头上眺望故乡?

  注释

  ①选自《柳河东集》。“浩初上人”,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作者的朋友。时

  从临贺到柳州会见诗人

  ②剑铓:剑锋。苏轼《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诗有“

  割愁还有剑铓山”。自注云:“柳子厚云:‘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皆岭南诗也”

  ③若为:怎能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 江雪 赏析

这首诗通过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表达诗人柳宗元的内心的感受。全诗如下: 《江雪》 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一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 【查看全文】

2 诗人苏轼与柳宗元作品风格不同的原因

导语:唐代诗歌繁荣的年代,诗人柳宗元展现了惊人的才华,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与柳宗元作品风格不同的原因,欢迎阅读!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查看全文】

3 探讨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

柳宗元虽然活了不到50岁,但是他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他的诗歌、散文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贡献,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全诗翻译赏析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 柳宗元 客有故园思⑵,潇湘生夜愁⑶。 病依居士室⑷,梦绕羽人丘⑸。 味道怜知止⑹,遗名得自求。 壁空残月曙⑺,门掩候虫秋⑻。 谬委双金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的佛教观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的佛教观,欢迎大家阅读! 1、统合儒释说 统合儒释说,是柳宗元在《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一文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哀溺文

导语:柳宗元《哀溺文》是一篇怎样的佳作呢?《哀溺文》展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钱财乃身外之物。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哀溺文》,欢迎阅读! 《哀溺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