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文言文《段太尉逸事状》原文翻译

发布时间:2015-08-05 00:00

  【段太尉逸事状】原文

  【唐】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1),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2)。王子晞为尚书(3),领行营节度使(4),寓军邠州(5),纵士卒无赖(6)。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7),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8),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9),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10),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11),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12),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13),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 37 ],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14),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15)。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16)”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17)。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18)。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19),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20),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21),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22),戒其族:“过岐(23),朱泚幸致货币(24),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25)。

  太尉逸事如右(26)。元和九年月日(27),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史馆(28)。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29),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30),过真定(31),北上马岭(32),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33),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姁姁(34),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35);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36)。谨状。

  (注:该文出自宋刻世彩堂本《柳河东集》。)

  【字词注释】

  (1)太尉:指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当时段太尉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见两唐书本传)。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因邠宁节度使白孝德的推荐,段秀实任泾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刺史。这里以段秀实死后追赠的官名称呼他,以示尊敬。

  (2)汾阳王:即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于762年(唐肃宗宝应元年)进封汾阳王。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正月,郭子仪以司徒(国家三公)兼中书令(宰相)的身份,充任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大使、河中节度观察使、河中尹、关内河东副元帅,出镇河中。蒲:州名,唐为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

  (3)王子晞句:郭晞,汾阳王郭子仪第三子,随父征伐,屡建战功。764年,吐蕃侵边,郭晞奉命率朔方军支援邠州。时任御史中丞,与马璘合势,大破吐蕃,以战功加御史大夫。又任朔方行营节度使。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去世,追赠兵部尚书。《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据《实录》,时晞官为左常侍,宗元云尚书,误也。”

  (4)领:兼任。

  节度使:主要掌军事。唐代开元年间(713年—741年)设置,原意在增加都察权力。安史乱后,愈设愈滥。

  (5)寓军:在辖区之外驻军。

  邠(bīn)州:指所在今陕西省邠县。

  (6)无赖:这里指横暴的意思。

  (7)货:财物,这里指贿赂。

  (8)嗛(qiè):通“慊”,满足,快意。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原文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此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前两句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诗性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以情景交融的诗境、浓郁悠绵的诗味凝聚了它不朽之魅力,构成了它独特的诗性美。 在唐宋诸家中,山水游记则推柳独步(陶元藻《燕川集》卷十二《书柳文》)。柳宗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江雪》全诗赏析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注解】: 1、踪:脚迹。 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韵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与儒道释

在唐代思想发展史上,柳宗元是最有个性特点,文化胸怀最宽广的思想家之一。 一 、思想背景 魏晋以降,随着佛、道二教的兴盛,思想界形成了三教鼎足的格局。在唐代儒佛道三教合流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译文及鉴赏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译文】 秋末的大地披着一层浓重霜露, 我早 【查看全文】

6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柳宗元唐诗鉴赏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 柳宗元诗鉴赏: 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五年。描绘了愚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