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诗《江雪》意境赏析

发布时间:2015-08-14 00:00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诗意境赏析:说实话,这首诗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的,就收集在我们小学的语文课本里。当然作为小学生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老师们只能简单地从字面意思作讲解。我的儿子也上小学了,他所学习的书里很自然地将这首诗歌释为:山上的鸟全部飞走了,所有的路上都已经没有人行走。一个老头头戴斗笠,身批蓑衣,坐在小船上,在飘满雪花的江面上垂钓。对小学生而言,这种纯字面的解释本身没有错,但实际上已经完全游离了诗的本身意境。

  我一直认为,这首诗意境清寒高洁,孤傲绝俗,堪称中国古典诗词意境之典范。全文缪缪二十字,但每一个字都用得恰到好处,一个千山,一个万径,一个鸟飞绝,一个人踪灭,把一个寒冷孤独的环境和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突然话锋一转,在这样一个寒冷孤独的环境和氛围中,江面是有一只小船,一个老头头戴斗笠,身批蓑衣,坐在小船上,在飘满雪花的江面上安静地钓鱼。一个孤,一个独,一个蓑笠翁,一个寒江雪,相互映衬,白皑皑,冷清清幽冷孤寒之感由然而生。这是一幅江天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首诗有双重意境:一是诗歌本身所描绘的寒冷孤独的意境和老翁江面垂钓相互映衬而显现出的一幅极具情趣和生机的孤翁寒天垂钓图;二是作者心中的意境,也即是作者写作此诗时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那是一种宏大的孤独的但又是无比崇高的内心情感,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超越了物质,超越了诗中的意象,甚至超越了生命的本身,这种情感只有用我们的安静的心才能体会。

  柳宗元《江雪》的意境

  中国的语文教学完全忽视学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强迫学生记忆各种注解,生吞活剥地学习,使得语文课程枯燥干瘪,尤其是诗词的翻译,简直毫无趣味。

  我自己阅读或者欣赏中国古典诗词,几乎不看所谓“赏析”和翻译。

  除非一些语词不能理解,需要看词语解释。但多数中国古典诗词的浅显易懂,仔细玩味,体会意境,乐在其中。

  例如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很容易想像,这首诗描绘的是南方某地,应该是丘陵地区,是有山有水,在雪天江水还冻不成冰的地方。如果是险峻的高山,一来大雪封山,诗人不可能去垂钓;二来高山地貌,无法展现“千山”的描写。若是登高,则“一览众山小”,岂能“钓江雪”。

  诗中的“蓑笠翁”也只能是诗人自己,不可能是渔翁。倘若是诗人看到有一渔翁在雪天还钓鱼,可能就会喟然感慨“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若非衣食窘迫,谁会雪天钓鱼!

  正因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以,诗人自己,或者带着仆人,穿蓑衣,戴斗笠,划小舟,钓江雪。就隐含了超然的意境,体现诗人澹泊的心情、冰洁的操守和高远的志向。

  以歌咏景物,暗喻志向,写作手法真是高明啊。

  根据有关资料 ,这首诗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做。湖南省永州市地貌类型复杂,以丘岗山地为主,河流密布、水系发达,有湘江、珠江和资江三大水系。

  不知诗人在哪条江垂纶?


相关阅读
1 《江雪》柳宗元阅读答案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传记散文特点

导语:柳宗元是中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其传记散文突破了史传成法,为中唐后的传记文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一、柳宗元传记散文的概况 柳宗元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兼古文运动的领导 【查看全文】

3 江雪柳宗元

江雪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 【查看全文】

4 致柳宗元

导语: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文学上面的成就极高。而学习柳宗元的作品后,相信各位心中有着许多话想要和柳宗元说。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致诗人柳宗元,欢迎阅读! 致柳宗 【查看全文】

5 初中柳宗元小石潭记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著名的山水游记散文,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诗作中描写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大起大落的“名门之后”

柳宗元,从一个活跃在中唐政坛的青年才俊,陡然跌落为长居蛮荒之地的囚徒,他何以自处? 祖辈曾是皇亲国戚 柳宗元出身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柳氏。唐朝人喜欢说自己先世出于高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