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人(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溪居》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韵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赏析】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自由,独往独来,偷安自幸。
《溪居》,闲与闷的吟咏。
《溪居》之“溪”,即为冉溪,诗人在零陵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此地,并改名为愚溪,并作有著名的《愚溪诗序》,以示其愚人之志。
初读《溪居》,仿佛感受到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但细细品味之下,一种“强欢强乐”之感便油然而生。
清人沈德潜曾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的确,这对《溪居》的内在情怀也是很准确的概括。但读《溪居》,又从中读出了一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无奈。也许这只是自我的一种感受,但从诗句中分明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这种潜在的情怀。
是谓忧从何来?古代知识分子读书的最高理想就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虽也有陶潜之类追求世外之居,但这毕竟不是历史的主流。诗人曾任礼部员外郎,也算是身居高位,现却遭贬迁居此南夷之地,这种心境非外人所能道也。诗人开篇以“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来自慰,仿佛这种贬居生活正合他意,但末句就以“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抒情,则完全表露出这种贬居生活的无奈。是的,古来多有贬谪之士,从屈原的流放,贾谊的迁谪,到李白仕途的坎坷等等,都对贬居心情有过众多的描述。而诗人所贬之地“永州”,为旧时楚地,固末句“长歌楚天碧”更有一种意味深长的蕴意,诗人在冥冥之中又与屈原感同身受,对自己的贬居生活的无奈又找到一个依托。
但“不知我者,又谓我何求”,傍溪而居,闲依农圃,锄地种菜,晓耕夜游,这种生活不正是古时文雅之士心中的桃源之境吗?虽然“来往不逢人”,但“偶似山林客”,这何曾又不是一种幸福呢?是的,古代文人往往在内心都有这种矛盾,身在仕途,而想往山林之境,而身在山林之中,又追昔往日高官之时。诗人处于此种境地,内心的矛盾实在难免,虽时时强作欢乐,以娱贬居生活,但面对这“来往不逢人”的日子,而回想往日“谈笑有鸿儒”的岁月,心中必有无限感慨。
但愿诗人能悠然地享受这溪居生活,无须无奈感叹自己的孤独,世间自有知音在。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是什么代的
导语:柳宗元是什么代的?这个问题一直让人们非常的好奇,只要学过柳宗元的诗的人,都会被他的文采所折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郭橐驼在唐代,柳宗远是有着很高文学成就的诗人,其中,他所写的关于郭橐驼的作品《种树郭橐驼传》被人们广泛的流传着。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欢迎阅读! 种树郭 【查看全文】
3 刘禹锡和柳宗元导语: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刘禹锡和柳宗元的诗歌,他们都是唐代非常有名的诗人。那么,他们彼此之间是否认识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欢迎阅读! 每当我翻阅 【查看全文】
4 渔翁 柳宗元 赏析柳宗元的古诗渔翁描写了独来独往的渔翁,抒发了诗人柳宗元在政治失意的孤愤情感。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柳宗元的古诗渔翁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渔翁 诗人:柳宗元 朝代:唐 渔 【查看全文】
5 唐朝的乱世时期的柳宗元导语:柳宗元的一生是非常传奇的,他见证了唐朝的繁荣,也见证了唐朝的衰败,在那个乱世时期,诗人保持着自己的本性,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当代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人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非国语》评注《非国语》序 【题解】 《非国语》为元和三年(808年)于永州所作。是时柳宗元被贬谪为永州司马,到永州已有四年了。 《国语》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它以记言为主,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