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黄溪闻猿》柳宗元古诗鉴赏

发布时间:2016-07-21 00:00

  诗人在他写的《游黄溪记》中说全国名胜“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永州山水“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入黄溪闻猿》柳宗元古诗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入黄溪①闻猿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②泪已尽,虚作③断肠声。

  【注释】

  ①黄溪:在今永州境内,水出双牌县阳明山后龙洞,流经芝山区,入祁阳县,至白水入湘江。

  ②孤臣:孤立无援、忧心国事的臣下。

  ③虚作:空作,徒作。断肠声:指哀猿悲鸣。

  【白话译文】

  黄溪的小路弯弯曲曲千里绵延,

  不知从哪儿传来了猿猴的哀鸣?

  孤独无助的臣下早己衫湿泪尽,

  枉然徒劳发出凄哀断肠的悲声。

  【赏析】

  这首诗中之黄溪是指黄神庙所在地,距永州州治七十里,它本是一处山水胜地。诗人在他写的《游黄溪记》中说全国名胜“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永州山水“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诗人断言黄溪这个穷僻地方的山水风景是天下最美的,由衷地赞美它,精心地描写它,并希望后来人共赏它。游记作于元和八年,这时,诗人贬谪永州已八年,对再获朝廷任用已不抱希望。他钻研历史,著述写作,探赏山水,接触民情,思想日益切实,心情也渐趋平和。从他记游的字里行间看出,他显得兴致勃勃,情思泉涌,指点说道,确乎要“以启后之好游者”,流露出诗人畅情山水的快意。而《入黄溪闻猿》也写作于元和八年,但诗作的基调悲凉哀伤。由此可见,诗人贬谪永州期间心理一直充满着矛盾和悲伤。他一方面探赏山水,埋头研读,著书立说,显露出其平和豁达之态;另一方面始终没有摆脱贬谪僻乡的悲苦,内心深处总充满着没有得到朝廷任用的失落和怨愤。由于身处逆境,贬谪僻乡,任用无望,幽愤难平,心境自然凄凉忧伤。由于心境的不同,以致对胜景黄溪也就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诗作前两句直接入题,黄溪小路绵延弯曲,猿猴悲鸣。一曲一哀,感物伤情。诗人“俟罪”永州,“长为孤囚,不能自明”(《与顾十郎书》),这处境非“曲”、“哀”二字了得。在这种心情下,诗人笔下的黄溪是那么的空旷、荒芜、凄凉。后两句诗拟猿为“孤臣”喑喻作者身处逆境,苦闷悲凉的心情和报国无门、虚度人生、郁郁不得意的愤懑。诗作由境入情、情境交融、借境托情、把作者悲愤凄哀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相关阅读
1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小石潭记 唐代/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 【查看全文】

3 愚溪诗序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柳宗元

《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为诗人柳宗元所写,运用了托物兴辞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这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愚溪诗序 作者: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 【查看全文】

4 刘禹锡与柳宗元

对于中唐诗人来说,如何摆脱盛唐诗风的笼罩,开创新的诗歌境界,是他们的重要课题。所以,很多诗人都在各自的角度摸索,在不同的方面创新,由此而出现了一种多元化艺术追求的 【查看全文】

5 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

导语: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是唐代着名的才子,是家喻户晓的诗人,更是一位爱国的政治家,是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介绍, 【查看全文】

6 小石城山记原文翻译以及注释 柳宗元

《小石城山记》记叙了作者柳宗元的亲身经历的旅途见闻和山川景物,是一篇著名的游记佳作。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