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三戒是指

发布时间:2016-10-07 00:00

  《三戒》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组寓言,寓言中的哲理对后世有着警示作用。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的三戒,欢迎大家阅读。

  《三戒》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其一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注释

  畋:读音tián, 打猎

  麑:读音ní ,一种小型鹿类

  怛:读音dá ,吓唬

  偃:读音yǎn ,互相碰撞翻滚

  啖:读音dàn,吃,这里解释为舔

  习:常常

  抵触:相互亲近地碰撞

  其二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其三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释:

  1、〔畏日〕怕犯忌的日子。

  2、[恣(zì)] 放纵。

  3、〔僮〕仆役。

  4、〔椸(yí)〕衣架,晾衣竿。

  5、〔盗暴〕盗吃食品、糟踏物品。

  6、〔阖门〕关闭门户。

  7、〔购僮〕这里指“奖励仆人”。“购”这里是奖励的意思。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梓人传》注释

《梓人传》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全诗分析

小石城山记 唐代/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 (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黔之驴》是柳宗元寓言组《三戒》中的一篇寓言故事。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原文】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查看全文】

5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小石城山记 唐代/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愚溪诗序》文言现象

《愚溪诗序》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