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这首诗《渔翁》表现渔翁和大自然的相契之情,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渔翁》的艺术风格,就要准确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注释
⑴傍:靠近。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⑵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属楚地。
⑶销:消散。亦可作“消”。
⑷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⑹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创作背景
柳宗元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今湖南零陵)。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咏荆轲》赏析
《咏荆轲》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运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巨大包容性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荆轲刺秦王这一重大事件的错综复杂的情节。 咏荆轲 朝代:唐代 作 【查看全文】
2 渔翁 柳宗元 赏析柳宗元的古诗渔翁描写了独来独往的渔翁,抒发了诗人柳宗元在政治失意的孤愤情感。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柳宗元的古诗渔翁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渔翁 诗人:柳宗元 朝代:唐 渔 【查看全文】
3 关于柳宗元轶事典故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他的一生是非常值得我们探究的。下面是文学站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柳宗元轶事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查看全文】
4 谈谈散文中的柳宗元著名诗人柳宗元创作了而很多的诗作,以及散文。其中,柳宗元的散文常多用短句,节奏明快,并且多变。 散文中的柳宗元 以《小石潭记》为例 柳宗元贬官永州,心情比较苦闷,传世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梅雨》原文赏析【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人(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1]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的德育思想柳宗元的作品除蕴涵丰富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法学思想外,也包含了一些心理学思想和教育心理思想,这其中就有他的德育思想。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运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