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原文翻译以及注释

发布时间:2016-10-18 00:00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是诗人柳宗元的著名诗作,表达自己对于长安亲友深深思念之情。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译文

  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

  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

  注释

  ⑴与:同。浩初:作者的朋友,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柳宗元。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山:指柳州附近山峰。京华:京城长安。亲故:亲戚、故人。

  ⑵海畔:畔,边。柳州在南方,距海较近,故称海畔。剑铓(máng):剑锋,剑的顶部尖锐部分。《玉篇》卷十八:“鋩,刃端。”

  ⑶秋:秋季。割:断。愁肠:因思乡而忧愁,有如肝肠寸断。

  ⑷若:假若。化得身:柳宗元精通佛典,同行的浩初上人又是龙安海禅师的弟子,作者自然联想到佛经中“化身”的说法,以表明自己的思乡情切。千亿:极言其多。《诗经·大雅·假乐》:“千禄百福,子孙千亿。”

  ⑸散上:飘向。一作“散作”。峰头:山峰的顶端。望:遥望。故乡:这里指长安,而作者的家乡在河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柳州。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为了排遗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真是“登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湘口馆》)。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京城长安亲友,以表达对他们强烈的怀念之情。


相关阅读
1 渔翁赏析 柳宗元

柳宗元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诗作中情趣盎然,表达诗人柳宗元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译文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永州时期的山水诗

导语:山水诗一直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类别,柳宗元是我国中唐时期山水诗的大家,在他被贬永州时期,其诗歌体现出他的情感内蕴,即小旷达寓于大忧伤中和含蓄蕴藉、简古枯淡的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翻译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出自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的文学观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杰出的文章之士,在文学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他的文学思想观点和创作实践,不仅引领了当时文坛的新风尚,而且对中国当代文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和作用。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黔之驴》是柳宗元寓言组《三戒》中的一篇寓言故事。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原文】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