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

发布时间:2016-11-19 00:00

  导语: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著名的诗人柳宗元,那么在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中,我们可以探寻到诗人柳宗元的哪些事迹呢?

  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简介

  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出自名门望族河东柳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湖南零陵有柳宗元纪念馆,广西柳州有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冢,陕西西安有柳宗元墓,而在他的故乡山西,几百年来却不见任何有关柳氏的踪迹?史书和地方志也无有关柳氏家庭后裔的记载,这着实让世人费解。

  荣誉称号

  2006年从省委宣传部传来喜讯,柳宗元纪念馆再次被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活动基地"荣誉称号,这是柳宗元纪念馆自2004年、2005年连续被授予"湖南省文物保护先进集体"、"湖南省文明窗口单位"荣誉称号后又一个省级殊荣。

  重点文物保护

  柳宗元纪念馆从建馆以来,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子庙,始终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统一,举办了各种形式多样的展览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全市各中、小学校签订了"两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举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基地"挂牌仪式,对未成年人实行免费参观、免费讲解。2006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纪念馆与永州市第七中学近2000名师生,共同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倡导广大青少年知荣明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近年来,纪念馆共免费接待了近200万人次的未成年人参观,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同时,也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永州的广大人民群众。

  柳宗元与永州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他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于代宗大历八年(773年)生于京城长安,出身官宦家庭,少年就胸怀大志,以才气闻名,。贞元九年(793)(二十岁)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贞元十七年(801年),调为蓝田尉,两年后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入朝后,他对时政的黑暗和腐败,特别是当时宦官专横跋扈和藩镇割据愈演愈烈的态势深为不满,与好友刘禹锡积极参与王叔文、王丕集团政治革新,成为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世称“二王刘柳”。永贞元年(805)九月,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零陵)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柳宗元被贬永州,一贬就是10年。这一贬,虽然远离了朝庭,远离了庙堂,但政治失意后,使他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捕蛇者说》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同时,游历于永州如画的山水中,寄情于景,在永州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因此,永州的十年,无论是在政治、哲学、历史还是文学上,都是柳宗元一生成就最辉煌的时期。因此,有人说,是永州成就了柳宗元,但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柳宗元,有了柳宗元的文章,才成就了今天的永州。“地因人始重”,永州正是因为拥有了柳宗元,永州的历史文化底缊才更为深厚。

  因此,今天的永州人为有柳宗元,而感到自豪,一句“永州之野产异蛇——”,让多少人为之激动异常。永州人敬仰柳宗元、纪念柳宗元、研究柳文化,尉然成风。为了纪念柳宗元,永州人民修祠祭奠。现在的柳子庙是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重修的,座落在潇水西岸柳子街中心,面对愚溪,背负西山。幽静古雅,风和宜人。庙前有一垛高大的院墙,镶三个拱门。正门上端嵌着一块大青石,刻有“柳子庙”三字和五龙双狮;两边有石刻“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集韩愈荔子碑佳句而成的对联,系杨翰书写。右侧门题名“清莹”,左侧门题名“秀彻”。门前柳绿,竹茂,愚溪清流,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进门面对正殿的是双檐八柱的戏台,台檐柱上端木雕的麒麟、凤凰,刻工精细,形态优美;台顶有瓷葫芦及泥塑的鳌鱼等。庙系砖、木结构,简洁朴素,石脚、梯阶、台跺,三进三开间,正殿宽宏,高耸巍峨。当年殿内供奉柳宗元塑像,挂有“文贯八家”、“都是文章”、“福我寿民”等横扁。春秋社日,永州百姓都来虔诚膜拜。农历七月十三日则杀猪宰羊、演戏、拜神,祝贺柳子生日,更是热闹非凡。

  殿后墙壁中镶嵌有四块苏东坡书写的荔子碑文,世称三绝,是湖南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两旁竖立着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王泮的《捕蛇歌》,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严嵩的《访愚溪谒柳子庙》、清嘉庆年间(公元1819年)王日照的《愚溪怀古》等碑刻。从前在柳子庙周围8里之内,在柳宗元到过的村庄,建有柳子的13座脚庙(小庙),这充分表明了永州人民对柳宗元的怀念、崇敬。凡到过永州的人,无不以能瞻仰柳子庙为快。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诗作分析

《小石城山记》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 《石渠记》

石渠记 柳宗元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 【查看全文】

3 分析柳宗元散文的特点

柳宗元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什么特点呢? 在先秦之后隋唐以前,骈文统治着文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骈文已经无法满足时代进步的要求,极大地限制了文学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译文及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译文】 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 怎能让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的三戒及释义

《三戒》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所作,也是他的寓言创作的代表作。分别是《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全诗鉴赏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作永州司马的途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