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不是政治家,他是以一个文人的身份参与政治改革,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他改革失败了,从而创作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江雪》。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江雪》时代背景,欢迎阅读!
柳宗元《江雪》时代背景
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中的柳宗元
想读懂中国的古典诗歌,要掌握两项基本技能:一是知人论世,把诗人放在时代的背景中考察;二是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揣摩诗人当时的想法意图。如果脱离时代背景和诗人创作心理,讲诗时很容易流于表面,未能探取诗心。
小学课本中选了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苙翁,独钓寒江雪。五言古绝,二十个字,按照教参的说法,《江雪》描写雪景,如在目前,表达出诗人高洁的品质。然而,只要我们认真讨论柳宗元的人生行迹并细味诗意,便会知道教参所说,实在不是那么高明。
白纸上的一个黑点,最引人注目;黑纸上的一个白点,同样最引人注目。《江雪》诗中全都是白茫茫一片,什么都见不到,一读便寒冷刺骨:千山万山,皆被白雪覆盖,见不到飞鸟的影子;千路万路,尽见不到人的行迹。老渔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坐在一叶扁舟之上,独钓江心。可以想象,老渔翁也定是满身雪片,与千山万径混而为一。这种情感,不是表现高洁的品质,而是突显出柳宗元极为孤独、凄苦、寂寞的内心。要想让孩子们理解这样的诗意,无疑是缘木求鱼。
读柳宗元全集可知,《江雪》是他被贬湖南永州时所写。清代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点出:“余谓此诗乃子厚在贬时所作以自寓也。当此途穷日短,可以归矣,而犹依泊于此,岂为一官所系耶?一官无味如钓寒江之鱼,终亦无所得而已,余岂效此翁者哉!”徐增认识到柳宗元作此诗之处境已是日暮途穷,但却又认为柳宗元贪恋官位,不忍弃官而去,真可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古唐诗合解》说得好:“江寒而鱼伏,岂钓之可得?彼老翁独何为稳坐孤舟风雪中乎?世态寒冷,宦情孤凄,如钓寒江之鱼,终无所得。子厚以自寓也。”诗人被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伤透了心,被贬谪到边远之所,无一人援手,而知交朋友都同此处境,所以才有此种冷寂孤峭之心情。我认为,只有把这些情况讲清楚了,才算将《江雪》一诗讲透。
至此,我们不妨略为介绍一下柳宗元的人生,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伟大人格。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译文及鉴赏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译文】 秋末的大地披着一层浓重霜露, 我早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江雪》全诗赏析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注解】: 1、踪:脚迹。 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韵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 饮酒饮酒 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查看全文】
4 江雪柳宗元全诗翻译赏析《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本章小编给大家带来江雪柳宗元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江雪柳宗元意思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江雪》翻译赏析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无,没有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黔之驴》是柳宗元寓言组《三戒》中的一篇寓言故事。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原文】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