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溺 柳宗元

发布时间:2017-01-04 00:00

  导语:柳宗元的《哀溺》讲述的是一个人不愿意放弃财务最终被水淹死的故事,告诫人们钱财虽然重要,但是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浮云。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的《哀溺》,欢迎阅读!

  哀 溺

  柳宗元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哀溺注释:

  ①永之氓(méng):永,永州,今属湖南省。氓,民,老百姓。

  ②绝:横渡。

  ③中济:船渡到了河中间。济,渡。

  ④寻常:在此指很短的距离。古代称八尺为寻,两寻为常。

  ⑤侣:同伴。

  ⑥腰:腰挂。

  ⑦有顷:一会儿。

  ⑧怠:疲惫。

  ⑨蔽:蒙蔽,这里是糊涂的意思。

  ⑩何以货为:要钱做什么呢。

  哀溺译文: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江水暴涨得很厉害,有五、六个百姓乘着小船渡湘江。船渡到了河中间,船破了,(大家)都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用尽全力也不能游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平时游泳游得最好,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了?”(他回答)说:“我腰上有(系着)很多钱,太重了,所以落后了。”同伴又说:“为什么不扔掉它呢?”他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他更加疲惫了。已经游到岸上的人大声地向他喊叫道:“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怎么花钱呢?”这个人又摇了摇头,于是他淹死了。

  柳宗元的《哀溺》,题目中的哀溺是什么意思?哀的原因是什么?

  哀溺:替被淹死的人感到悲哀、惋惜. 哀的原因:这个人很愚蠢,要钱不要命.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汉族。

  柳宗元出身于 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相关阅读
1 小石潭记的原文以及翻译

作者柳宗元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佳作如下: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译文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唐诗《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鉴赏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是柳宗元的七绝,诗中通过怀念友人而又不能相见引起的深深遗憾,曲折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自由但又得不到自由的内心矛盾。全诗言简意深,蕴涵丰富,向来被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的主张

导语:在人才辈出的唐代,诗人柳宗元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他在文学上面的主张影响了后世的文学的发展。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诗人柳宗元的主张,欢迎阅读! 柳宗元主张 在文学上,柳宗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的愚溪

柳宗元的愚溪,在湖南,在湖南的永州之野。 早春二月的一天,从永州新城出发,穿过淅淅沥沥的雨线,我们驱车直奔愚溪。透过车窗,潇水河宛如一条长练蜿蜒地由远古飘来,又轻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