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怀。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 为什么
九月九日:重阳节。
他乡:异乡。
北地:北归。
1.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答:很妙。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地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译文:
农历九月初九登上望乡台,身处他乡设席送客人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赏析:
《蜀中九日》是诗人王勃为了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这首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相关阅读
1 王勃《采莲曲》全诗赏析
采莲曲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 【查看全文】
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 【查看全文】
3 请你简单介绍一下王勃王勃的是一生是如此的短暂但又是如此的漫长,因为这位著名的诗人带给我们无限的感动,他的作品还有的生平被永远的记载下来。那么,关于王勃的介绍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简 【查看全文】
4 王勃《滕王阁序》少写一字是如何补上的在题画、题诗词时,难免会发生漏字的意外。如何补救?且看下列大家的做法。 唐代文学家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堪称千古名篇。相传当年王勃题写此文时,最后一句为阁中帝子今何 【查看全文】
5 王勃称为什么导语:唐代诗人王勃的才华是世人所公认的,他的作品非常的别具一格,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也使唐诗得到发展。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勃被称为什么,欢迎阅读! 王勃被称为什么 因为他 【查看全文】
6 王勃与滕王阁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南方三大名楼,滕王阁最富盛名。 一 有一个非常有名气的爷爷,爷爷的学生还都身居中央政府的几个最高职位,而且自己少年成名,才华横溢,早早参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