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九日登高》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3-27 00:00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

  ⑴望乡台:地名。这里是借用其名,突出“望乡”。

  ⑵那:奈何,为什么。

  阅读答案: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答:很妙。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地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译文:

  农历九月初九登上望乡台,身处他乡设席送客人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简析:

  这首诗作于王勃南游巴蜀之时。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运用了“无理而妙”的写作手法,虽然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这两句的确很妙。因为错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相关阅读
1 王勃简介

王勃 (约650年-约676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 【查看全文】

2 关于王勃的文章

关于王勃的文章有哪些呢?对于这位文学大师,我们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关于王勃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第一篇:滕王阁魂 我与王勃在滕王阁上相会.千年的沧 【查看全文】

3 王勃花非花原文及赏析

十八岁的时候,王勃在沛王李贤府中侍读。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这件事情对王勃的打击,就像满园怒放的花,经历了一场狂风暴雨。从此,王勃,便如一朵落花,开 【查看全文】

4 关于王勃的作文1000字

关于王勃的作文如何书写呢?关于王勃的作文有什么精彩的内容呢? 初唐时期,涌现出许多知名的文人,其中,当属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最为有名。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描写王勃的作文,欢 【查看全文】

5 王勃写月亮的诗句有哪些

著名的唐代诗人王勃写月亮的诗句有哪些呢?欢迎阅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勃写月亮的诗句,它们分别是《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秋江送别二首》、《重别薛华》。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查看全文】

6 王勃滕王阁序的意思

《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是王勃,为古代一位极富才华的诗人。 王阁序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