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山中》分句赏析

发布时间:2015-10-27 00:00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赏析】

  这首书写旅愁乡思的小诗,写于唐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2年),是王勃旅居四川后期的作品。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了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

  长江悲已滞

  首句“长江悲已滞”,是即景起兴。滞,停留不动的意思。诗人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逶迤东去,触动了长期滞留异乡的悲思。古代诗人往往借江水来抒发羁旅愁情。

  王勃不仅借大江起兴,而且把自己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江,使长江感情化,人格化。诗人客居巴蜀,归思难解,因此,当他俯瞰长江时,竟感到大江也为自己的长期滞留而伤心悲痛,以致它的水流也凝滞不畅了。这是一个多么新奇的想象!而这新奇的想象,既缘于诗人的“移情”作用,又符合生活的实感。诗一开篇,境界便很悲凉浑壮。

  万里念将归

  诗人在创造了长江悲滞的新奇意象之后,才在第二句“万里念将归”中直接抒情。“悲”、“念”二字,是全篇之“眼”,此诗所要抒写的,就是怀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如何把“悲”、“念”思绪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呢?于是,诗人紧紧抓住眼前的环境和景色,写出了“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两句。

  况属:正当,正是。高风:古人往往指秋风。秋天也说高秋。秋风萧瑟,漫山红叶飞舞,既写出了秋天深山美景,也用来映衬旅思乡愁。表现了一种萧瑟之美,寂寞之美。这种美与王勃此时的心境结合在一起,令人深思和回味。

  这首短诗的特点也值得一说,首句是以景写情,看似写景,实为写情。末句以景作结,既作为前两句的映衬,又留有无限想象的空间。

  王勃,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四杰”之首。他的散文《滕王阁序》很有名。


相关阅读
1 王勃《滕王阁序》的用典

王勃的《滕王阁序》写景、抒情自然融合,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情怀。 1.言简意赅,含蓄有味明用 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 【查看全文】

2 王勃的《滕王阁序》全文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 【查看全文】

3 关于王勃的名言

王勃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关于王勃的名言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查看全文】

4 王勃的名句

1、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2、人生百年,犹如一瞬。 3、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4、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5、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 【查看全文】

5 王勃写家乡风光诗

春事一朝归,是一首王勃写家乡风光诗,也是一首五言绝句,是作者被贬时候所作,这首诗在唐代非常的有影响力,是不可多得一篇思乡佳作。 《羁春》是唐朝诗人王勃所作的一首五言 【查看全文】

6 《春游》王勃

导语: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春游》诗篇深受人们的喜爱,描写的是诗人王勃在赏析春天美景的时候,心中无比愁苦。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春游》,欢迎阅读! 《春游》 客念纷无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