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送别诗

发布时间:2015-12-04 00:00

  《重别薛华》

  王勃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译文】

  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江。

  这分别的地方,有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有洲诸,很长很长,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

  旅途飘泊,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眼前的穷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泪洗面;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译文】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艰难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

  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

  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译文】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相关阅读
1 王勃滕王阁序赏析

写景、抒情自然融合。此文重点珠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历史沿革后。便由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 【查看全文】

2 王勃《滕王阁诗》鉴赏

滕王阁诗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 【查看全文】

3 王勃《山中》阅读答案附赏析

山中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这首诗的主题:采用了融情于景的方法,通过深秋时节特有的高风晚、黄叶飞,来烘托表现自己浓郁的羁旅乡 【查看全文】

4 对王勃的看法

王勃作为古代一位极富才华的作家,但是他英年早逝,是中国的文学的损失。 第一篇:对王勃的看法 在唐代大诗人中,人们对王勃的评价普遍较高,不仅因为其少年成名,是中国历史 【查看全文】

5 《秋夜长》赏析

引导语:《秋夜长》描写的是一个闺妇为她出征的丈夫赶制寒衣的事,把一个闺妇的愁思写得真切动人。 秋夜长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 【查看全文】

6 唐初诗人王勃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诗句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唐初诗人王勃就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那么,这位诗人生平是怎样的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唐初诗人王勃信息,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