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咏风》原文赏析

发布时间:2016-09-29 00:00

  此诗《咏风》寄寓着作家的平等的政治理想以及日常的生活情趣,为诗人王勃所写。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 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 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 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 为君起松声。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本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你看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我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无怪乎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这风确乎是“有情”的。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她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这大概就是其“余味”之所在了。

  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写风的活动,也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风吹烟雾,风卷松涛,本来都是自然现象,但诗人用了“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就把这些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她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维妙维肖了。


相关阅读
1 描述王勃的滕王阁序成语

导语:在王勃所写的《滕王阁序》有哪些成语呢?《滕王阁序》是王勃的巅峰之作,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佳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勃的滕王阁序成语,欢迎阅读! 才华横溢、才高八斗形 【查看全文】

2 王勃的名句精选

关于王勃的名句,大家知道几句呢?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呢? 1、身可辱,而志不可夺。 2、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3、无猖狂以自彰,当阴沉以自深。 4、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 5、 【查看全文】

3 王勃名言名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 君子安贫,达人知 【查看全文】

4 王勃《八仙径》原文翻译注释

《八仙径》作品介绍 《八仙径》的作者是王勃,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6卷第17首。 《八仙径》原文 八仙径 寺南又有昌利观,去寺可数里,岩径窈窕,杖而后进 作者:唐·王勃 柰园欣 【查看全文】

5 王勃《送卢主簿》全诗赏析及阅读答案

《送卢主簿》是一首送别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王勃《送卢主簿》全诗赏析及阅读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送卢主簿 王勃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 城阙居年满,琴尊①俗事稀。 开襟方 【查看全文】

6 滕王阁序王勃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t)。雄州雾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