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王勃文采俱佳,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
简述王勃的诗的特点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风也受到了王绩的影响,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的功劳尤大。在当朝,世人并不公认王勃以及“四杰”的诗文,但他的诗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篇佳句都是公认的唐诗极品,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绝唱。“诗圣”杜甫赞赏“四杰”的诗文是“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勃的送别诗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王勃的送别诗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下三首: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最后的这一首送别诗以真诚深挚的感人友情、积极乐观的博大胸襟为人们所赞叹和传诵。在王勃的送别诗中,此篇堪称上品。
王勃的送别诗一改古人凄迷惆怅的形象,多以积极乐观的形式面世,令人耳目一新。
王勃的个人简介
王勃(649~675),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福峙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从王勃简介可知其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勃以才及第,又因文而失意,并累及其父。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其省父时,溺水惊悸而死。他的文多于诗,著名的行书《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
相关阅读
1 古代王勃的诗句
导语:在古代,涌现了许多的著名的文人,他们为中国的文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中,诗人王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勃的诗句,欢迎阅读! 「滕王阁」 【查看全文】
2 滕王阁诗原文翻译以及赏析王勃的佳作《滕王阁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滕王阁诗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 【查看全文】
3 王勃《滕王阁序》译文《滕王阁序》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查看全文】
4 王勃写了哪些小学古诗在小学所学的古诗中,相信各位小伙伴对于王勃的写的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并不陌生,今天和小编一起赏析这首关于送别的诗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查看全文】
5 王勃诗词名句欣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晚霞与野鸭一起天际飞舞 【查看全文】
6 王勃创作《滕王阁序》时的年龄王勃的《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膝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为千古传诵之美文佳作。 王勃作此文时年龄多大,历来争议颇多。 一种说法是王勃作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