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之首王勃,虽然他的一生只有27岁,但是却影响了中国文学很多年,为人们留下很多的优秀的作品。
王勃什么派的诗人呢?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风也受到了王绩的影响,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的功劳尤大。在当朝,世人并不公认王勃以及“四杰”的诗文,但他的诗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篇佳句都是公认的唐诗极品,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绝唱。“诗圣”杜甫赞赏“四杰”的诗文是“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其二)》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王勃的雅号
唐代儒学派大诗人王勃文采出众,擅长田园风格的诗文创作,素有“诗杰”的雅号,不知是后人对他的称颂,还是他本人标榜所致。
王勃少年成名,在诗作与骈文方面都造诣颇高,在众人的一致看好下很早走上仕途之路,是历史上一位难得的神童。他的作品流传很广,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江亭夜月送别》等,皆为脍炙人口之作。骈文名篇《滕王阁序》创作上元二年,时年作者只是十四岁的青葱少年。然而该作运笔如神,辞藻瑰丽,于山水楼阁间写尽人文典故,格调之高雅,意境之开阔,皆为旷古烁今之上乘佳作,直至今日,依然为世人所赞誉。
王勃之文采斐然为当世少见,他的诗歌于行文潇洒中直接体现了大唐贞观时期尊崇儒家的精神风尚,因而广有“儒家之狂者”的美誉,就连唐高宗拜读其大作后也赞不绝口,因此王勃的性格中亦时时显露其狂放不羁、恃才傲物的一面,为朝中同僚所嫉妒。在他的为官生涯中,几经磨难,宦海浮沉,虽力主仁政,渴望济世为民,可是最终也由于其为人处事的疏阔和政治谋略的不足而错失一展抱负的机会,憾然被逐出朝廷,远走他乡。
上元三年,春夏之交,王勃久经奔波之后,终于见到了被他所累,生活困顿的父亲,父子一诉离别之情后,不由得抱头痛哭。不久后,王勃便告别了父亲,乘船踏上归途。当时正值初夏,南海水面风急浪高,一代诗人王勃的行船被风浪打翻,不幸落水遇溺,惊悸而致大病一场,最终未能逃过劫数,享年二十七岁。
相关阅读
1 王勃《九日登高》赏析
王勃《九日登高》赏析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 ⑴望乡台:地名。这里是借用其名,突出“望乡”。 ⑵那:奈何,为什么。 赏析 【查看全文】
2 王勃的诗有哪些?王勃的诗有哪些呢?大家知道几首呢?对王勃的诗词你最欣赏哪首呢?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查看全文】
3 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古诗原文《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的 【查看全文】
4 王勃《咏风》诗歌赏析文章摘要:我开始厌恶这种带着情欲的欣赏,有时候我会恨自己?朋友们,你们过得好吗。王勃《咏风》就算我因此输了你,我亦愿只要你拥有你的全天下。不想沉默的时候,就跑到后 【查看全文】
5 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故事人们感叹王勃的才华,感叹王勃的一生。他所写的《滕王阁序》是一篇名作,那么,这篇《滕王阁序》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王勃年岁不大,文主习气却很重,才高气傲,不懂得拍马奉承 【查看全文】
6 《少年王勃》课文背景资料1、《少年王勃》学习资料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