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王勃格律诗用韵

发布时间:2017-06-21 00:00

  初唐时期,王勃乃“初唐四杰”之冠,以王勃和杨炯为代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格律诗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王勃乃“初唐四杰”之冠,“四杰”的诗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格律诗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这种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初唐时期,以王勃和杨炯为代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因此对于王勃诗歌的用韵研究有着一定的意义。经统计《全唐诗》中收录了王勃81题95首诗,其中有79首都是属于格律诗。诗歌属于韵文,因此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要遵循当时的音系,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唐朝应该属于陆法言的《切韵》音系,但是此书已轶,如今只有清代陈澧根据《广韵》所考证的《切韵》音系,著成了《切韵考》,它的体系基本上保留在了北宋陈彭年等编的《大宋重修广韵》中,因此我们将用《广韵》中所划分的206韵作为研究的主要参照。

  经统计,王勃在其格律诗中使用了30个韵,所使用的韵和韵脚分别如下:

  止:址、里

  帖:浃、牒

  叶:叶、接

  梗:永、影、景

  清:清、楹、情、声、名

  先:前、烟、弦、天、年、边、田

  咍:埃、来、开

  灰:隈、回

  真:津、身、辛、人、邻、巾、尘

  侵:深、寻、心、砧、林、岑、音、襟、琴、簪、沉、金

  微:依、稀、违、归、飞、威、衣、稀

  支:垂、移、枝、涯

  鱼:渠、疏、虚、馀、初[1]、墟[2]、除

  文:群、云、文、曛

  阳:梁、香、望、乡

  唐:行、光

  齐:迷、溪、泥、梯

  宵:遥、销、桥、潮

  删:关、湾、还、颜

  寒:干、寒、难

  青:星、屏、形、萤、亭、青

  尤:俦、流、秋、浮、洲、舟

  麻:霞、花、家、赊

  元:园、喧

  暮:妒、度

  歌:多、何

  祭:际、滞

  东:红、蓬

  职:色、极

  烛:曲、绿

  以上还不包括有些韵部互押的情况,这将在后面具体分析。

  在初唐时期,王勃的诗中出现了交韵、换韵以及押仄韵的现象。例如:

  《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

  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流水抽奇弄,崩云洒芳牒。清尊湛不空,暂喜平生接。

  在上面这首诗中,“浃”和“牒”均属于《广韵》中的帖韵,而“叶”和“接”均属于《广韵》中的叶韵。这种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的现象则是交韵。

  《散关晨度》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对酒春园作》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 陕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

  在上面第一首诗中,“埃”和“来”都属于《广韵》中的咍韵,“隈”和“回”则分别属于的灰韵。在第二首诗中“梁”和“香”属于206韵中的阳韵,而“行”和“光”属于唐韵。像这种韵脚先押一韵部,然后又押另一韵部的情况就是换韵。

  《山亭夜宴》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在这首诗中,“永”、“影”、“景”都属于206韵中的梗韵,“静”则属于静韵。按照平上去入来分的话,这四个韵脚都属于仄韵。原本格律诗的要求是一韵到底且只能押平声韵,严格说起来像上诉两种情况都不属于格律诗,而是属于古律。

  上面我们有提到不同韵部的字可以互押的问题,下面我们将深入分析:

  首先,“先”韵部字和“仙”韵部以可以互相押韵。

  《圣泉宴》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王勃在《圣泉宴》中,通过查阅《广韵》知道“弦”、“前”以及“烟”都是属于先韵部里面的字,而“泉”则是属于仙韵,我们得出王勃将先韵同泉韵字可互押的结论根据他在很多首诗歌中的实际情况分析而来的。在《重别薛华》这首诗中,分别用了“川”、“天”、“年”和“然”四个韵脚,其中“川”和“然”属于仙韵部里的字,而“天”和“年”是属于先韵部里面的字。另外在《八仙径》中有韵脚“仙”、“烟”、“旋”和“田”,其中“仙”和“旋”属于仙韵部字,而“烟”和“田”属于先韵,在《白下驿饯唐少府》诗中也是如此。再看下面这首诗:

  《春日还郊》

  闲情兼默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在《春日还郊》中,“泉”和“钱”都是属于“仙”韵,“烟”和“田”属于“先”韵。在宋末刘渊编撰的《平水韵》将“先”和“仙”都归入了106韵中的“先”韵。

  然后,“真”韵部字与“谆”韵部字可以互押。

  《仲春郊外》

  东园垂柳经,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转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查阅《广韵》可以知道,“津”、“邻”和“尘”属于“真”这个韵部里面的字,而“春”则属于“谆”韵,这种情况不是孤立的,在《春园》:“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以及在《林泉独饮》:“丘壑经涂赏,花柳遇时春。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轻人。”还有《登城春望》:“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在上面这几首诗中,“春”属于“谆”韵部里面的字,“人”和“新”是都是属于“真”韵。在后来的《平水韵》中将“真”和“谆”都并为了真韵,可见王勃将此两韵相押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相关阅读
1 古代王勃的诗句

导语:在古代,涌现了许多的著名的文人,他们为中国的文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中,诗人王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勃的诗句,欢迎阅读! 「滕王阁」 【查看全文】

2 王勃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t)。雄州雾列 【查看全文】

3 王勃生平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唐代诗人。 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 【查看全文】

4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的写景艺术

导语:《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第二段紧扣题目中的秋日和登滕王阁。其一写路趋明楼赏沿途之景:色彩浓淡相映,视角上下仰俯,视野远近结合;其二写临阁登楼赏山下之景:自然 【查看全文】

5 王勃生平成就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唐代诗人。 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 【查看全文】

6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鉴赏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鉴赏 在王勃的《王子安 【查看全文】